• 汽车电磁兼容性综述

    姜述刚,袁大宏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和汽车电子化程度的提高,产品的抗电磁干扰性能越发受到重视,同时汽车对外界环境的电磁干扰也受到严格限制。因而,为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应加强汽车电磁兼容性的研究。介绍了汽车电磁兼容性的基本概念和有关试验方法及标准。

    1996年08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6k]
    [下载次数:269 ] |[引用频次:34 ]
  • 电动汽车用铅酸电池放电特性的研究

    陈全世,林拥军,张东民

    采用恒流放电试验建立了电动汽车用铅酸电池放电特性的理论模型,以此模拟计算电动汽车在实际行驶条件下电池复杂变流放电特性,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取得了满意的结果,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优化匹配提供了依据。

    1996年08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1566 ] |[引用频次:109 ]
  • 汽车非线性变速比转向器

    陈奎元,张越今,陈亚元,赵赛良

    从齿轮原理、相对运动和滞后现象等机理出发,阐述了非线性变速比转向器偏心齿扇副的运动规律,推导出主要几何参数之间的数学模型。从影响速比和啮合间隙变化的因素入手,通过对几种传动方案的分析,给出了合理可行的齿扇副传动方案。

    1996年08期 12-15+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3 ]
  • 鼓式制动器结构模态分析

    俄延华,李承德

    采用试验模态分析和有限元计算模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鼓式制动器进行模态参数识别,以有限元计算模态分析为主,通过试验模态分析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这种方法是工程上比较实用和行之有效的模态分析方法。针对鼓式制动器各子系统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采用动画显示来观察各阶模态的振型,很好地解决了有限元的后处理问题。

    1996年08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15 ]
  • 建立车身测量坐标系的两种新方法

    张维华,胡耘,宋艳玲

    快速而准确地建立车身坐标系是车身表面测量的难题之一。建立车身坐标系有两个过程,一个是坐标轴旋转过程;一个是坐标轴平移过程。介绍了通过通用测量程序实现坐标轴旋转和用“浮动零位法”建立坐标轴原点的两种方法。采用该方法可显著提高车身表面的测量精度与效率。

    1996年08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63 ] |[引用频次:2 ]
  • 汽车用金属载体催化剂的试验研究

    帅石金

    阐述了金属载体催化剂的优点和不足,对金属载体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金属载体催化剂的制造工艺进行了介绍。对所选用的金属载体催化剂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有关参数对废气净化率的影响。

    1996年08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18 ]
  • 降低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的试验研究

    李红雨,郭谦,李剑虹,肇奇

    分析研究表明,气缸内平均压力升高率偏大是导致CA6110型柴油机燃烧噪声大的主要原因。从降低气缸内压力升高率达一角度出发,对CA6110型柴油机采取了推迟供油提前角、提高压缩比和改进燃烧室结构等3项措施,并依据整机性能试验结果分析了改进效果。

    1996年08期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4 ]
  • 直线型发动机柔性装配线

    唐松立

    发动机柔性装配线已在国内外新建的发动机装配线中占主导地位,其中装配线平面布置以“O”形居多,文章分析了“O”形布置的柔性装配线的优缺点,结合实例介绍一条直线型发动机柔性装配线,该线克服了“O”形布置的缺点,发挥了直线形布置和柔性装配线的全部优点,又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的特点。

    1996年08期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1 ]
  • 汽车后门柱拉延工艺及模具设计

    段敏,王洪浚

    介绍了凌河牌汽车驾驶室后门柱拉延工艺及模具设计过程。根据工件在拉延过程中材料变形、流动特点,该设计从工艺和模具结构两方面采取了措施,并采用了较为新颖的内—外双边结构,有效地解决了拉裂和起皱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

    1996年08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 CAD/CAM技术在柴油机气缸盖进气道芯模制造中的应用

    练平,冯静哲

    介绍了柴油机气缸盖进气道芯盒模具的传统制造工艺。针对其人为因素影响较多,模具制造精度低、周期长和使用寿命短等问题,采用了CAD/CAM技术,从而缩短了模具制造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重点阐述了采用CAD/CAM技术制造该模具的工艺流程和需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1996年08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1 ]
  • 一个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的曲面造型系统

    张荣成,蓝箭,罗宏志,李志刚

    针对汽车覆盖件的特点和模具CAD/CAM的要求,结合当前产品造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曲面造型系统进行了研究。在微机上以Windows3.1为平台,开发了一个曲面造型系统。该系统由四大模块组成,即用户界面模块、线框造型模块、曲面造型模块和数据管理模块。阐述了系统的整体结构、数据结构、数学方法以及主要算法。

    1996年08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46 ] |[引用频次:0 ]
  • 同步器工作原理及其正确使用

    刘哲义

    介绍了变速器接合套换档机构及其换档过程,以及这种换档方式的缺点。简要介绍了适应现代汽车发展要求的同步器。并以东风EQ1090E型汽车五档变速器使用的锁销式惯性同步器为例,详细说明了它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最后介绍了正确使用和维护同步器的方法。

    1996年08期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508 ] |[引用频次:14 ]
  • 汽车二级维护中检测诊断技术的应用研究

    刘元鹏

    结合交通部13号令中“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新的汽车维修制度的实施,在汽车二级维护中进行了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研究,确定了维护前的检测诊断项目、周期,提出了车辆二级维护前技术状况的评定方法和二级维护中附加作业项目确定原则以及竣工质量评定的基本检测项目。

    1996年08期 51-56+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4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3 ]
  • 9000-B型车用巡航控制系统

    洪涛

    1996年08期 57-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 轿车车身颜色和涂料的发展趋势

    曹四平

    1996年08期 59-6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