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剑,罗峰,袁大宏
随着车载电子装置数量的不断增多,控制器局部网络开始应用于汽车。介绍了控制器局部网络在现代汽车中应用的历程、现状和前景。同时分析了它的优势和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对国内今后发展控制器局部网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2003年05期 1-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50 ] |[引用频次:20 ] - 庄蔚敏,陈东平
在概念设计阶段对车身进行结构分析与参数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了建立简化模型时提取参数的原则。按此原则提取典型参数,确定主要参数以及各个尺寸之间的数学关系,然后应用ANSYS程序语言的代码构建模型,再读入ANSYS进行分析和优化,以达到快速选型和确定结构断面参数的目的。
2003年05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26 ] - 张君媛,林逸,华伟,张敏
智能乘员约束系统的核心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输入的参量,包括安全带的应用情况、乘员位置以及乘员身体质量等进行判断,碰撞中按输入参量的级别确定约束值,调整气囊充气速度、进入气囊的气体体积、气囊泄气孔的面积和安全带的载荷限值。基于某微型客车乘员约束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安全气囊低能量触发为例,研究了智能系统对乘员保护范围和约束效能的影响。
2003年05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330 ] |[引用频次:27 ] - 蔡遂生,张幽彤
介绍了共轨蓄压式电控喷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共轨蓄压式电控喷油系统喷油正时的控制采用开环控制方案,喷油正时的控制精度主要取决于喷油延迟时间的准确度,而喷油延迟时间主要受共轨油压和发动机转速的影响。具体分析了通过优化喷油延迟角MAP图来实现共轨蓄压式电控喷油系统喷油正时精确控制的方法。
2003年05期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147 ] |[引用频次:4 ] - 张延峰,宋崇林,张颖,许学举,王懿铭
探讨了柴油机燃烧光强波的性质。在不同压力、氧浓度的条件下,对柴油、乳化油、甲醇喷雾的燃烧光强波进行了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的燃烧光强波所反应的是火焰内碳粒的氧化历程。对于不同的燃料,燃烧光强波的强弱并不仅仅取决于火焰中碳粒的数量,同时还取决于火焰中的氧浓度。
2003年05期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104 ] |[引用频次:1 ] - 黄锁成,靳晓雄,张立军
以SE-508型摆盘式压缩机为例,采用压缩机部件在动力学方面的频谱分析、计算机有限元模态分析和台架试验分析三者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压缩机的振动和噪声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压缩机在2000r/min转速下的振动和噪声是由压缩机的摆盘受力情况所造成的。
2003年05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634 ] |[引用频次:25 ] - 孙玉德,解世文,杨礼河,宫玉英,刘成科,张军,王凤来
对近期所研制的QN-1型全流消光式烟度计有效光路的测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叙述。通过试验方法确定了QN-1型消光式烟度计的有效光路。从试验结果分析,QN-1型消光式烟度计的有效光路定为15.88较为合理,汽油机的清新空气扫气压力为0.15MPa以下。通过ZDC-20kWNF125发动机台架重复试验看出,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2003年05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48 ] |[引用频次:3 ] - 徐进,牛占文,李宝清,廉金瑞,胡绳荪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球形电极条件下低碳钢电阻点焊的预压接触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电极-工件间、工件-工件间接触行为,解释了接触压力分布的形成原因。通过数值模拟发现,电极压力和电极球面半径是影响电极-工件间接触面大小的主要因素;电极压力、电极球面半径和板厚对工件间接触面的大小和两接触面上的接触压力分布形态都有较大影响。压痕试验结果表明,所建低碳钢球形电极点焊预压接触分析有限元模型是正确的。
2003年05期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下载次数:184 ] |[引用频次:16 ] - 黄礼丽
针对国产无石棉缠绕离合器片摩擦因数稳定性差、硬度高、冲孔时易碎等问题,从产品结构上进行分析和试验,找出了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试验找到一种改善产品结构的一步法生产无石棉缠绕离合器片的新工艺。对采用相同配方不同生产工艺的产品进行了性能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一步法生产工艺不仅能稳定制品摩擦性能、降低磨损及密度、提高制品显气孔率、消除冲孔裂纹,而且还可缩短生产工序,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设备投入,降低生产成本。
2003年05期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77 ] |[引用频次:2 ] - 骆红云,张卫波,王立江
采用人造金刚石(PCD)工具对汽车轻合金件进行了无屑熨压加工工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此工艺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提高工件表面强度,进而提高工件在动载荷下的抗疲劳特性。针对该工艺对工件显微硬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得到了熨压参数变化对工件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通过调整熨压参数可完成熨压过程中对被加工工件表面显微硬度值的预测分析和控制。
2003年05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91 ] |[引用频次:0 ] - 沈达
介绍了微型轿车系列盘式制动器性能试验中所需液量的检测与分析,所需液量指钳体内压入液体容积与压力上升的关系,所需液量的多少即指达到同等压力下钳体内所需压入液体的容积大小。经过几年的试验探索,找出了一套操作简单、方便及测试精度高的所需液量测试方法。另外,阐述了影响所需液量的因素。
2003年05期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6 ] - 王赟松,褚福磊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研制了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可对发动机进行实时数据的采集、历史数据和暂态数据的显示,以及数字滤波、频谱分析、波形显示等方面的数据后处理。以电控发动机常见的故障现象———怠速不稳为例,研究了一种特征层信息融合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信息融合技术在电控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2003年05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8 ] - 贾志新,鲍远通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和汽车二级维护企业都配置了CO/HC气体分析仪,以MEXA-324F型CO/HC气体分析仪为例,阐述了分析仪的检测原理、结构、主要操作、机械校准、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在分析仪故障及排除中,介绍了以下几种故障的现象、故障原因及故障排除:一是仪表指针不动;二是仪表指针摆动不稳;三是指示值过大或过小等。
2003年05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