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宏伟,雷海蓉,陈燕虹,杨钫
对汽车空气悬架系统的模糊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以1/4车辆模型为仿真对象,建立模糊控制器,并模拟B级路面为随机输入,对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引入模糊控制方法后,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得到了有效改善。另外,当系统模型的结构参数发生改变时,该控制器表现出良好的鲁棒性。
2003年07期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66 ] |[引用频次:44 ] - 丁卫东,刘明
为保证离合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要求作用在摩擦片上的正压力和摩擦因数在离合器使用过程中变化要小。在传统的摩擦离合器设计中,摩擦因数和正压力均为未知的待定量,即具有模糊性。对摩擦离合器的模糊优化,就是希望摩擦因数和正压力都尽量小些,这是一个没有明确边界的模糊目标。文中以此为目标建立离合器模糊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使设计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实际。
2003年07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91 ] |[引用频次:0 ] - 钟绍华,金国栋,谢田峰
介绍了一种新的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GT-Power,它是以一维的CFD计算为基础,采用有限容积法对热流体进行模拟计算的软件。应用该软件对发动机及消声器进行模拟和仿真,不仅能预测消声器的特性,而且还能对消声器和发动机进行有效地匹配。通过实例模型的模拟结果对比,可见该软件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
2003年07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735 ] |[引用频次:61 ] - 张道文
分析了天然气发动机空气和天然气在混合器内的流动规律,建立了混合气流量与混合器喉口面积、入口角度间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了优化模型能使天然气发动机的功率损失降到最低。并论述了天然气发动机的改进方案。
2003年07期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8 ] - 关志伟,李春明,许洪国,刘宏飞
介绍了一种用于研究汽车列车直线行驶稳定性的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模型试验台和牵引控制系统组成。模型试验台利用环形带模拟活动路面;牵引控制系统通过串行通讯技术操作变频器,结合由传感器采集到的模型列车的运动参数,可实现对模型列车的牵引控制。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实时控制特性,能够满足汽车列车直线行驶稳定性模型试验对试验系统的要求。
2003年07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16 ] - 麻文焱,王羽,于向军
对某货车座椅的固有频率、刚度及相对阻尼系数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数据按公司要求对座椅的固有频率、刚度及阻尼三者进行优化设计,按优化设计加工出新的座椅,其载荷在500~1200N范围变化时,固有频率在2.5~2.9Hz、刚度在18.0~27.5N/mm之间变化,相对阻尼系数为0.32。该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2003年07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28 ] |[引用频次:19 ] - 傅直全,夏群生,何乐,冉鹏,何其江,康益民
开发了气压ABS电磁阀测试系统,建立了气室充、放气过程压力变化的微分方程,结合两者研究了气压ABS系统的流量特性,获得了某中型客车ABS系统在不同情况下的流量系数。讨论了ABS电磁阀的结构参数和动作频率对整个系统流量特性的影响,并得到了几种典型动作频率下的流量系数。建立的气室压力模型和所求得的流量系数为气压ABS控制逻辑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2003年07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13 ] - 韦海燕,黄晓冬
叙述了出油阀偶件密封性不良产生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利用计算机动态采集系统对出油阀处喷油泵端的压力波形进行采集和分析,对密封性不良造成的高压管路残压过高、供油延迟和油液压力峰峰值减小、高压油管压力波形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压油管压力波能够反映出油阀密封性不良带来的影响。
2003年07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956 ] |[引用频次:9 ] - 苏堤,潘运娟,张宏生
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分析系统,对3种金属纤维增强半金属摩擦材料与灰铸铁在不同温度时发生滑动摩擦后的磨屑成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到的摩擦材料表面形貌,分析了材料的磨损特性和机理。分析结果表明,含钢纤维材料Fe原子浓度达50%~60%,Cu、Ba、Ca、Al等元素的原子浓度在6%~10%;含黄铜纤维与紫铜纤维的材料副磨屑中,二者Fe原子浓度均较高,但其它元素的原子浓度为紫铜低于黄铜;紫铜材料体系的结合程度比黄铜好,填料不易脱落,但对对偶损伤稍大。
2003年07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2 ] - 周祚万,楚珑晟,顾利霞
研究了ZnOw/NR-SBR-BR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能,发现经偶联剂表面处理的ZnOw对提高橡胶材料的耐磨性能有良好的效果。在轮胎胎面胶中加入3份标准配方的氧化锌晶须对轮胎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氧化锌晶须不仅可以改善橡胶和轮胎的耐磨性能,而且可以提高轮胎的高速安全性和耐久性。对复合材料受磨表面和截面的微观形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氧化锌晶须提高橡胶复合材料耐磨性能的机理,并提出可以用橡胶材料表面分形维数值的大小来判断磨损程度。
2003年07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下载次数:349 ] |[引用频次:29 ] - 徐安,乔向明
与传统手动机械式变速器相比,自动变速器无论是在结构原理,还是在使用维修上,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规律。从强制低挡、提前升挡、上下坡行驶、换挡模式选择、超速挡行驶及杜绝加速滑行等几方面入手,对如何合理地使用装有自动变速器汽车的问题展开深入地探讨,目的是减少自动变速器汽车的故障发生,降低其运行和检修费用,延长其使用寿命。
2003年07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97 ] |[引用频次:1 ] - 冯建东
CA6110AK与CA6110BK是在CA6110-1B柴油机的基础上进行强化的2种新机型,其标定功率由原117kW分别增加到125kW和132.5kW,但易产生气门断裂故障。介绍了气门断裂原因分析与改进,配气机构可靠性和动力学性能分析,凸轮型线改进。安装新凸轮、新弹簧及新气门的2台发动机200h可靠性试验后,配气机构无任何异常。
2003年07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5 ] |[引用频次:1 ] - 王生凤,刘义乐,徐宗昌
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可靠性灰色评价模型。阐述了灰色分析法进行车辆大修可靠性评价的方法,研究了分辨系数对关联度的分辨作用及权重对关联度大小的影响。实例验证结果表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应用于可靠性评价是有效的、可行的。该方法与文献[1]提出的模糊综合评判法相比,人为因素少,充分利用了故障统计数据,其方法简便,易于计算机实现。
2003年07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5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