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机动车制动液标准的演变和现状

    郭亦明,郭东华

    制动液是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介质,制动液的质量必须满足汽车制动性能的要求。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动液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其标准也随之在改变。介绍了20世纪50至60年代、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标准,70年代末至80年代和90年代的国家标准《汽车制动液使用技术条件》,以及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国家标准《机动车辆制动液》和汽车行业标准《汽车合成制动液》。

    2003年12期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6 ]
  • 汽车车灯内部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分析

    郝京阳,张剑,顾毓沁,朱德忠,梁宏

    采用灯丝灯泡的非封闭式汽车车灯的结构形状复杂多样,常因为内部流动和传热的不当引起车灯内部的结雾、热变形、热损坏等问题。针对桑塔纳2000改进型前转向灯出现的结雾和局部温度过高问题,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车灯内部流场、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揭示了其内部的流场、温度场的分布,并以此指导车灯的优化设计。

    2003年12期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3k]
    [下载次数:447 ] |[引用频次:13 ]
  • 膜片弹簧Almen-Laszlo公式假设的探讨

    张铁山

    目前,膜片弹簧载荷—变形的设计计算仍采用Almen-Laszlo公式,但依此设计的膜片弹簧的大端载荷、升程、分离行程等均不能符合设计要求,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在10%左右。文中利用试验和LS-DYNA计算检验了Almen-Laszlo公式推导时的假设———“膜片弹簧受外载荷后,其碟形部分只有刚体转动而没有弯曲变形”的正确性。得出了该假设与实际不符的结论。

    2003年12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63 ] |[引用频次:27 ]
  • 汽车动力转向器任意曲线切边矩形阀口压力静特性的计算分析

    曾迥立,刘嵘

    阀是动力转向器的关键元件,其静特性决定着转向器的性能。阀静特性包括其流量特性、压力特性和流量—压力特性。根据阀等效液压桥路模型,建立了汽车动力转向器恒流源阀压力静特性的一般公式和负载压力与阀入口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任意曲线切边矩形阀口压力静特性的计算方法做了阐述。最后,以圆弧切边阀口为例,讨论了与阀压力静特性有关的一些问题。

    2003年12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141 ] |[引用频次:9 ]
  • 神经网络控制汽油机空燃比的研究

    张永相,陈勇,张弓,林用满,王永忠,龙其彬,向安静

    结合发动机空燃比的控制特征,研究了一种能自适应补偿喷油量的CMAC控制器。介绍了其自适应补偿算法———学习—补偿法。通过采用台架试验数据加随机扰动数据并用MATLAB对CMAC进行训练和仿真,获取了控制器参数,验证了控制器的学习能力、鲁棒性和控制精度。

    2003年12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60 ] |[引用频次:6 ]
  •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形状对气流运动及其排放特性的影响

    林学东,金文华,李红州

    利用AVL公司的FIRE软件,对缩口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室内的流场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燃烧室形状对流场分布及对燃烧室涡流强度的影响,同时对柴油机的排放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燃烧室形状对气流的运动影响明显,通过合理控制燃烧室内的气流运动特性,可有效地改善CO、HC及NOx的排放特性。

    2003年12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8k]
    [下载次数:382 ] |[引用频次:22 ]
  • 内燃机性能参数实时处理与分析系统

    毕玉华,申立中,沈颖刚,颜文胜

    在弈科0301发动机试验控制系统基础上开发了内燃机性能参数实时分析与处理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功用、组成及试验方案的实现方法。通过对4100QB柴油机调速特性曲线与4100QBZ柴油机万有特性曲线的分析,可以看出该系统可实现内燃机台架试验、测试及特性曲线处理的自动化,提高了内燃机性能综合测试和分析水平。

    2003年12期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0 ]
  • 对全油门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的改进建议

    王文阁

    用原GB12545—90标准中全油门加速燃料消耗量的试验方法,对2台同型号轻型载货汽车进行燃料经济性能对比试验后发现,2台车的试验数据分析结果不符合实际情况。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对GB12545—90标准中全油门加速燃料消耗量的试验方法提出改进建议及对GB12545.2—2001标准提出了补充。用改进后的试验方法对原车型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其可以有效地解决原试验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2003年12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2 ]
  • 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的车轮定位参数动态测量

    董晓马,张为公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ANN)技术,提出了基于改进的BP神经网络的车轮定位参数动态测量方法,编制了相应的程序,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将车辆前进时的侧滑量作为已训练好改进BP神经网络的输入,根据网络的输出值可以有效地识别出车辆行驶时的车轮外倾角与前束值,从而实现在侧滑试验台上对车轮外倾角和前束值的测定,并依据测定结果有效地指导检修人员进行车轮外倾角与前束值的调整。

    2003年12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01 ] |[引用频次:2 ]
  • 沥青阻尼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与发展

    李洪林

    沥青阻尼材料(产品)作为车身附件的减振降噪零件,已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采用沥青阻尼材料并对其进行自由层阻尼处理,以提高其结构因子η值,可达到减振降噪的作用。采用不同的沥青阻尼材料来满足汽车各部位零件的不同性能要求,是阻尼材料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详细介绍了沥青阻尼材料的阻尼原理、应用情况及发展方向。

    2003年12期 34-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581 ] |[引用频次:47 ]
  • 汽车驱动桥振动噪声检测系统

    李保庆,刘亚明,陈云国,李川奇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评价指标”(JBn4125—85)规定汽车驱动桥在出厂前均要进行噪声测试。而装配车间一般具有很强且变化的背景噪声,无法测量驱动桥的噪声。介绍了通过采用二次修正背景噪声的方法,解决强噪声环境下测量汽车驱动桥噪声的问题,同时对振动加速度也进行了测量。系统软件包含系统配置、自动检测、数据管理、信号分析、标定和帮助等模块。采用基于对组件模型的软件开发方式快速构成系统原型,加以剪裁和配置,形成了满足用户要求的系统。

    2003年12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502 ] |[引用频次:15 ]
  • 覆盖件模具的摩擦因数和实际拉延筋拉延阻力的测定

    李双义,张连洪,阎勇,张杨,王洪志

    设计了测试覆盖件模具摩擦因数和拉延筋约束阻力的试验装置。采用该装置对用3种材料制造的模具,分别使用4种不同材料的试件,对干摩擦情况下和使用专用冲压清洁防锈油时的摩擦因数进行了测试;按照生产厂家使用的3种拉延筋的形状和尺寸加工模具,并进行拉延筋约束阻力的测试,给出了试验结果。最后结合生产实际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2003年12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140 ] |[引用频次:6 ]
  • 车身损伤测量在车身修理中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戴耀辉,臧杰

    阐述了承载式车身在修理作业中损伤测量的重要性及其测量方法。在车身测量基础中,介绍了车身测量的基准(即控制点原则、中心线和中心面原则、基准面原则及零平面原则)以及参数法测量和对比法测量。在车身测量方法中,介绍了测距法、定中规法及坐标法。

    2003年12期 43-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76 ] |[引用频次:10 ]
  • 本田轿车的故障排除实例

    吉国光

    从7个方面介绍了本田轿车的故障排除:一是发动机液压挺杆有异响;二是EGR阀不密封引起发动机加速不良;三是自动变速器操纵杆从P挡拉出需急加油门;四是冷却液温度表指示失常;五是更换安全气囊后SRS指示灯不熄灭;六是空调鼓风机不工作;七是多功能遥控式防盗系统遥控起动失效。

    2003年12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45 ] |[引用频次:0 ]
  • 《汽车技术》杂志2003年总目次

    2003年12期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47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