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铭奎,高炳钊,葛安林,徐彩琪,何君正,章骏杰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是基于手动变速器发展而来的,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变速器挡位按奇、偶数分开布置,分别与两个离合器连接,通过离合器的交替切换完成换挡过程,以实现动力换挡。它综合了AMT的优势和AT动力换挡的优点,具有很好的换挡品质和车辆动力性、经济性,比较适合我国目前以手动变速器占主导地位的情况。
2004年06期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315 ] |[引用频次:114 ] - 王仲芝,邓碧伟
简述了世界上一些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法规。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明确了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的排放机理,指出自由加速烟度排放的大小并不能真实反映柴油车实际行驶烟度的排放状况,因而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法规对改善柴油车实际行驶烟度排放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
2004年06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8 ] - 陈燕虹,黄治国,刘宏伟,张宝生
以某空气悬架大客车1/4车辆模型为仿真对象,设计了模型参考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器,并以正弦和随机输入为路面激励,以簧载质量垂直方向振动加速度值为控制量,对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从簧载质量加速度时间历程可以看出神经网络控制器对工况和结构参数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
2004年06期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下载次数:247 ] |[引用频次:21 ] - 何小明,杨林,张毅,卓斌
在Ni-MH蓄电池热效应分析中,阐述了温度对电池的影响、电池热量来源及仿真计算。对镍氢蓄电池组充放电产生的热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应使电池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内,并减少模块之间的温度差异。介绍了Ni-MH蓄电池组通风方式的选择、温度仿真计算结果分析及不同倍率下的充电温升仿真结果分析。
2004年06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下载次数:285 ] |[引用频次:17 ] - 李晶华,卞学良,石维佳
双轴转向挂车具有转向半径小、机动灵活的特点,适合于场地狭窄情况的运输要求。介绍了一种双轴转向挂车的结构型式,并分析了不同方案的结构特点。通过双轴转向挂车列车转向过程的几何分析,导出了转弯半径、相邻两挂车铰接点的位置以及牵引杆的长度计算公式。
2004年06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0 ] - 赵红英
以红旗轿车为测试对象,对其催化反应器进行了性能试验和快速老化试验。性能试验包括空燃比扫描试验和起燃温度试验。老化试验分2种情况进行:一种是在发动机台架试验台上进行的40h快速老化试验,以模拟所要求的8万km道路行驶;另一种是实车行驶8万km。为了解老化试验后催化剂的老化程度,对其催化剂进行了解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催化剂仍保持良好状态,与性能测试的结果相一致。
2004年06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2 ] - 林健,张舜,张笑冬,杨为民
探讨了氧传感器氧敏电压和响应速度的变化机理,研究了加热方式、尾气温度和氧浓度变化对ZrO2氧传感器氧敏响应特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尾气温度的降低,采用内加热的氧传感器的内电阻、由浓至稀响应时间、浓混合比响应电压随之上升;而非加热型氧传感器的内电阻和响应时间均随着尾气温度的下降急剧上升,稀混合比响应电压骤减。
2004年06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235 ] |[引用频次:11 ] - 李迪,林忠钦
研究了概念设计阶段汽车内部布置方法,给出了汽车内部布置对象及其层次结构,特别是建立了面向汽车内部布置的6种百分位人体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人体模型舒适坐姿的汽车内部布置初始布置方案,建立了布置对象约束网络,利用约束满足问题求解策略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
2004年06期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243 ] |[引用频次:7 ] - 朱兴泽2004年06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69 ] |[引用频次:0 ]
- 曾洁,张育华
为解决国内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和维修问题,根据对自动变速器结构及其工作过程的研究,提出了自动变速器检测试验台的设计方案。重点描述了该检测装置的关键电控部分,给出了自动变速器检测装置的构架及基本检测方法,对检测试验台的数据采集、功率控制、抗干扰措施及人机对话部分作了详细介绍。利用该检测试验台对自动变速器进行了实际测试,实际测得的换挡曲线非常趋近于理论换挡曲线。
2004年06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7 ] - 张勇,杨思乾,梁海,万晓慧
采用单相次级整流缝焊机对汽车用6K31铝合金进行了缝焊工艺试验,并对接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讨论。试验结果表明,6K31铝合金缝焊接头的热影响区硬度最低,是接头的最薄弱环节;拉剪试件的起裂部位为韧性断口,裂纹的扩展区及最后断裂区为混合断口。
2004年06期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1 ] - 夏巨谌,柳家君,蒋林涛,王志坚
研究开发了辊锻模膛四轴三联动数控加工技术。论述了汽车前轴辊锻模膛三维造型的方法及采用UG软件形成数控加工程序的方法,并对前轴辊锻模膛的加工工艺进行了分析。采用四轴三联动数控加工技术可解决辊锻模膛结构复杂、材料难加工的难题,提高了汽车前轴辊锻工艺的稳定性。
2004年06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0 ] - 吉国光
为提高车用发动机球铁曲轴生产技术水平,从铁水的熔炼及炉前处理、造型工艺、浇注-冷却工艺、曲轴强化等方面,对国内外曲轴铸造工艺进行了分析比较。介绍了获得纯净铁水的熔炼方法、铁水的球化处理方法及球化剂的配比、孕育处理方法、铜与钼合金的配合使用方法等。
2004年06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81 ] |[引用频次:0 ] - 王文
CANBUS系统由1个控制器、1个收发器、2个数据传输终端和2条传输线组成。介绍了各组成部件的功能。国产奥迪轿车最多有3条总线,即驱动总线、舒适总线和信息娱乐总线。介绍了该车CANBUS线束的维修、驱动总线和舒适总线的波形。
2004年06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164 ] |[引用频次:11 ] - 肖永清2004年06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1 ]
- 杜愎刚,蒋耘农
猎豹系列汽车分别配备直列四缸4G64S4和V型六缸6G72S4多点喷射汽油机,其排放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三效催化转化器、燃油蒸发控制系统、废气再循环系统和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4部分。介绍了各部分的结构原理及其故障检修。
2004年06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1 ] - 2004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