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玮,裴普成,张云龙
在分析工程实际需求和已有在线更新电控单元应用程序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CCP(CANCalibrationProtocol)协议的在线更新电控单元程序的软件机制。该软件机制充分利用了当前车用电控单元中广泛采用的CAN总线网络,为电控单元应用程序调试和测试提供了一种快速方便的程序下载方案。给出了该方案实现过程中两个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
2004年1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9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12 ] - 陈潇凯,林逸
针对五连杆悬架的特点,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建立了悬架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开发了优化器的核心单元,并解决了它们之间的通讯和协调问题。以实现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车轮外倾角的运动学特性变化量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最小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说明了遗传算法在五连杆悬架优化中的应用。应用这种优化体系对某型轿车五连杆悬架进行了实例优化分析。
2004年12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446 ] |[引用频次:36 ] - 温明,温吾凡
为进一步降低汽车振动和噪声,改善乘坐舒适性,越来越多的减振件被采用在现代汽车上。介绍了汽车用橡胶与金属粘接(R-to-M)减振件的结构和性能要求,对R-to-M减振件的刚度和变形特性进行了分析。
2004年12期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8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1 ] - 张立中,郭威,郭宏伟
在分析公交车运行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发动机排气余热为热源的公交车供暖装置。该装置采用智能检测、控制技术,解决了热管安全性与功率稳定性之间的矛盾。介绍了该供暖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通过实车运行试验证明了该供暖装置热能利用率高、升温快,基本达到了预期要求。
2004年12期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5k] [下载次数:92 ] |[引用频次:1 ] - 金伦,葛安林,程秀生,田华
系统地分析了离合器接合各阶段的特点及其对起步品质评价指标的影响。以降低起步冲击度和减少离合器滑磨功为原则,提出了离合器接合的控制策略,并阐述了离合器接合量及接合速度的确定方法。采用该控制方法对桑塔纳2000样车进行了试验研究,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起步品质。
2004年12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387 ] |[引用频次:33 ] - 卓桂荣,余卓平,陈惠,陈辛波
研究了4WD电动汽车的转速闭环控制。提出了模型跟踪2自由度转速闭环控制策略和基于观测器的车速估算方法。介绍了该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技术。通过轮毂电机加载试验台的硬件在回路仿真、9自由度整车模型弯道制动及分离系数路面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2004年12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下载次数:607 ] |[引用频次:30 ] - 陈小东,詹樟松
应用FIRE软件对某一发动机冷却水套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冷却液流场速率、换热系数分布、压力损失以及流量分布等流场信息。从计算结果中发现,该发动机缸体水套的第2缸、第3缸等区域存在流动死区,水套进、排气侧流量分布相差较大,整体水套压力损失与同类机型相比偏小等不合理的流动现象,是导致其第2缸、第3缸“拉缸”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004年12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2k] [下载次数:302 ] |[引用频次:29 ] - 刘芳华,陈晓东,费蓝冰
移动变形壁障是实车侧面碰撞试验时用来撞击试验车辆的标准试验工具。移动变形壁障前部的吸能块可采用不同的材料和结构,其性能对试验结果起主要影响,因此必须对吸能块及检验方法作相应规定,以保证试验结果的一致性。介绍了国外对移动变形壁障吸能块性能进行考核的各种试验方法和评价要求,这些试验方法能够为我国进行侧面碰撞移动壁障的设计制造及检验提供参考。
2004年12期 28-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6k] [下载次数:297 ] |[引用频次:20 ] - 范春起
利用SRV高温磨损试验机模拟了缸套-活塞环在上止点区域的工作状态,研究了中磷(MP)缸套/铬钼铜(CrMoCu)环在190℃的高温环境和不同载荷下的磨损形式,分析了材料副在相应条件下的磨损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较轻载荷下,环、套表面主要为均匀的磨料磨损,环表面还出现了小区域的疲劳剥落;在中等载荷下,环、套表面除了磨料磨损外,还呈现了明显的粘着现象;在重载条件下,磨损形式为磨料、疲劳、粘着、氧化和犁沟式混合磨损。
2004年12期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 杨勇,刘兴男,张荣锋,刘瑞,朱张校,张欣
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分析仪器,研究了某客车空气压缩机皮带轮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空气压缩机的皮带轮辐条与轮毂、轮盘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现象,是导致该处出现裂纹并发生疲劳断裂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2004年12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2 ] - 陈军,徐燕申
基于型面模板概念,针对构成型面模板工艺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型面模板的装配关系模型,研究了型面模板参数化造型系统的实现技术。介绍了基于型面模板的覆盖件拉延模型面快速设计过程。从冲压方向的确定、边界识别和关键点的创建、压料面的设计、工艺补充面的设计及拉延筋设计等方面,对所开发的汽车覆盖件拉延模型面设计系统进行了介绍。
2004年12期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k] [下载次数:98 ] |[引用频次:1 ] - 戴冠军
SVT2.3L发动机使用的OBD-Ⅱ自诊断系统的诊断模式有快速试验、系统试验两种,快速试验的目的是提取故障代码,系统试验的目的是检查相关电路、传感器和执行器。详细介绍了这两种试验的步骤和方法。
2004年12期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下载次数:105 ] |[引用频次:0 ] - 2004年12期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224 ] |[引用频次: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