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专题

  • 一汽解放“奥威”重型系列商用车自主创新成果

    刘蕴博;郭立群;马文松;李奉伟;谷京哲;杨兴中;

    一汽解放"奥威"重型系列商用车是为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全新概念、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符合中国国情的重型货车。阐述了一汽解放"奥威"重型系列商用车开发的总体目标,论述了该系列车型上采用的免润滑、免维护、免调整、长寿命、高性能V形反作用杆后平衡悬架系统,以及双前转向轴平衡悬架系统、车架轻量化、高强度钢板应用等方面的自主创新成果,归纳了这些自主创新成果对行业的推动作用。

    2008年01期 No.38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4K]
    [下载次数:159 ] |[引用频次:5 ]

设计·计算·研究

  • 基于WTW燃料循环分析的中国煤基车用燃料能量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研究

    宋雯;郭家强;王成;

    以煤为初始原料转化为汽车燃料,从技术上可行的路线主要有煤的直接液化合成油、煤的间接液化合成油,以及煤基合成含氧的醇、醚燃料和煤制氢等。利用GREET模型,通过对煤基车用燃料整个WTW循环的分析得知,主要在WTT阶段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使能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高于汽油车和柴油车。据此,提出通过二氧化碳捕捉减排技术和在燃料生产阶段进行排放控制等手段对煤基燃料节能降耗。

    2008年01期 No.388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461 ] |[引用频次:20 ]
  • 制动盘的纵波模态对制动尖叫声影响研究

    王登峰;王玉伟;陈晓春;赵继业;

    针对钳盘式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尖叫声问题,对制动盘模态进行分析可知,即使制动盘纵波压缩模态频率在两个相邻模态频率中间,纵波压缩模态也可能被激发而产生制动尖叫声。提出了改变制动盘摩擦部分和帽子部分模态动态耦合的措施,并对改进后制动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台架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制动器尖叫声的声压级和发生制动尖叫的次数都比改进前显著降低。

    2008年01期 No.388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8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8 ]
  • 基于模糊差动制动的运动型多功能汽车防侧翻控制

    金智林;翁建生;胡海岩;

    为了提高SUV高速紧急操纵下防侧翻性能,提出了基于模糊差动制动控制的防侧翻控制策略。研究中考虑轮胎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建立了4自由度非线性汽车侧翻模型,并通过横向载荷转移率负反馈设计了参数自整定的模糊PID控制器,以驱动电控机械制动系统(EMB)产生抗横摆力矩防止汽车侧翻。典型工况下的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充分发挥EMB响应快的特性,防止SUV高速紧急操纵下侧翻。

    2008年01期 No.388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650 ] |[引用频次:37 ]
  • 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微型客车操纵稳定性DOE优化设计

    杨兴龙;林逸;金叙龙;秦民;

    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了某微型客车动力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整车操纵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仿真数据利用ADAMS/Insight模块对前、后悬架系统中的刚度和阻尼进行了正交DOE优化,通过对优化结果的分析提出前、后悬架系统刚度值和阻尼值的3组合理匹配组合,最后通过3种组合在试验样车上的主观评价结果确定了前、后悬架刚度值和阻尼值。

    2008年01期 No.388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
    [下载次数:472 ] |[引用频次:26 ]
  • 汽车动力总成结构参数敏感性研究

    倪计民;杨健;叶淑英;杨挺然;梁乐华;

    定义了结构参数敏感度。以整车动力总成优化为例,对影响汽车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的动力总成结构参数进行了敏感度数学分析。针对某车型,利用AVL Cruise模拟软件绘制了敏感度曲线,得到了不同参数对性能指标的敏感度排序,并对各参数敏感度变化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从而提出了动力总成优化方案。优化后该样车的NEDC百公里油耗降低。

    2008年01期 No.388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6K]
    [下载次数:358 ] |[引用频次:17 ]
  • 轿车白车身动态特征灵敏度分析及优化设计

    夏国林;陈朝阳;张代胜;汪成明;

    建立了国产某轿车白车身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出了该白车身低阶振动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进行了振动固有频率对壳体厚度等结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在灵敏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灵敏部件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该车身质量得到了更好的分布。

    2008年01期 No.388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330 ] |[引用频次:19 ]
  • 汽车虚拟视野体验系统研究

    卞锋;张红;江漫清;

    面向汽车造型设计阶段,介绍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视野评价和主观体验系统。分析了虚拟视野系统软硬件组成和关键算法,通过虚拟视野与实车视野体验结果的分析与对比,对使用位置跟踪器和视线跟踪器模拟真实感驾驶员视野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汽车视野进行主观体验是可行的,使用该系统可以大大节省样车阶段的实车试验时间和资金投入,同时提高了设计质量。

    2008年01期 No.388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178 ] |[引用频次:3 ]
  • 基于UG的汽车视野设计与评价系统研究开发

    李迪;刘媛媛;

    介绍了汽车前视野、A立柱盲区、后视野设计与校核的基本原理,利用可拓评价理论建立了汽车视野的可拓评价模型。依据SAE、国家标准的要求,以UG作为图形支撑环境,运用Visual C++语言和UG/Open API等工具,开发了汽车视野设计和评价系统,并以应用实例验证了系统的实用性。

    2008年01期 No.38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下载次数:294 ] |[引用频次:6 ]
  • 基于相似接近度的悬架参数多目标模糊优化

    谢能刚;方浩;王璐;宋崇智;

    综合考虑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和对路面的损坏性,以汽车座椅和悬架系统的阻尼与刚度作为设计变量,以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和轮胎相对动载荷均方根值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被动悬架参数的两目标优化设计模型。应用模糊理论,结合海明距离、模糊贴近度和灰色关联度3项指标,构造了一个"相似接近度"的模糊评价函数。对实际算例进行了两目标模糊优化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8年01期 No.388 38-4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7 ]
  • 基于CAN/LIN总线的车门控制系统开发

    王旭芳;郑太雄;程安宇;罗洪平;赵双;

    在分析CAN/LIN总线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分别选用MC68HC908GZ32和MC68HC908QL4单片机设计开发了某车型车门控制系统的CAN/LIN网关节点和LIN的硬件模块,并根据控制功能要求开发了控制软件,实现了电动车窗自动/手动升降和电动后视镜调节控制。最后将各模块安装在车门上进行了调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模块运行稳定、性能可靠,达到了预定要求。

    2008年01期 No.388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2K]
    [下载次数:400 ] |[引用频次:15 ]

试验·测试

  • 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的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成晓北;陈德良;鞠洪玲;

    在一台四冲程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了燃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掺混不同比例生物柴油时柴油机的燃烧与排放性能。结果表明,与燃用纯柴油相比,燃用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可改善燃烧过程,大幅降低HE、CO的排放,但同时会引起NOx排放量的增大;燃用生物柴油可大幅降低微粒排放,且随柴油中掺混生物柴油比例的增大,降低程度也逐渐增大。

    2008年01期 No.388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327 ] |[引用频次:17 ]
  • 六点式安全带防护效率试验研究

    万鑫铭;尹志勇;孙浩;杨光宇;

    利用HybridⅢ50th假人佩戴六点式安全带进行了前碰撞试验,并对比分析了三点式安全带约束下的头部和胸部损伤值。在试验基础上,又进行了HybridⅢ50th假人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六点式安全带较三点式安全带头部和胸部损伤值明显降低,尤其是胸部压缩值。分析指出,进一步优化安全带的强度和材料参数可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2008年01期 No.388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98 ] |[引用频次:4 ]

材料·工艺·设备

  • 后桥钢板激光-MIG复合焊接优化研究

    姚远;M.Wouters;J.Powell;K.Nilsson;A.Kaplan;

    研究了两种后桥桥壳用低合金钢板在激光-MIG复合焊接中,接头形状、接头间隙及MIG参数变化(大、中、小MIG参数)对焊缝形状及焊缝喉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IG参数应设置成大、中MIG参数水平,以保证在一定的接头间隙下有充足的焊接材料填入间隙而形成部分焊透的焊缝,使焊缝喉厚满足焊接强度要求;过高的MIG输入能量和过多的焊料(丝)填入将导致焊缝横截面积增大,但对焊缝喉厚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当MIG参数设置成小MIG参数水平时,0.5 mm的接头间隙或切角面为3 mm×2 mm时,对获得较大的焊缝喉厚有利。

    2008年01期 No.388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下载次数:162 ] |[引用频次:2 ]
  • 汽车暖风机壳体用聚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

    江梅;范家起;何平;王清国;马永梅;张明远;聂华;漆宗能;杨柏;

    通过采用大分子熔体插层工艺制备了汽车暖风机壳体用聚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介绍了聚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并对该材料的性能及汽车暖风机壳体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聚丙烯/粘土纳米复合材料可满足汽车暖风机壳体的使用要求,且其填充量小、密度低,有利于实现汽车零件轻量化。

    2008年01期 No.388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15 ] |[引用频次: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