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孔辉;付皓;胡进;丁海涛;
介绍了美国法规FMVSS126中关于车辆电子稳定性控制(ESC)的试验方法和评价指标,针对该法规在Carsim软件平台上开发了FMVSS126试验与评价仿真流程,并应用该流程对所开发的ESC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与评价,仿真目标车型为CarSim车辆模型库中的某四轮驱动SUV车辆。仿真结果表明,施加了稳定性控制的车辆通过了法规试验,进而验证了该ESC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2008年10期 No.39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K] [下载次数:621 ] |[引用频次:29 ] - 杨兴龙;金叙龙;林逸;
简述了Top-down设计方法的应用背景,并对Top-down规范化设计的工具进行了定义。结合某载货汽车的具体设计过程,对Top-down规范化设计的先期准备工作和Top-down规范化设计方法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设计数据轻量化、产品结构模块化、设计信息传递标准化以及同步设计的产品开发理念,探讨了一种符合载货汽车设计流程的设计方法。
2008年10期 No.39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194 ] |[引用频次:5 ] - 秦玉英;李杰;
针对很难精确计算多轴或整车振动模型的车轮静载荷,从而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研究这一问题,提出利用计算结构力学中通过约束处理获得反力而给出汽车静止时只受自身重力作用条件下车轮静载荷的求解方法。实例求解验证结果表明,该求解方法不仅适用于求解1/4汽车模型和1/2双轴模型的车轮静载荷,更适用于求解复杂多轴汽车结构模型的车轮静载荷。
2008年10期 No.39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253 ] |[引用频次:12 ] - 何仁;丁福生;张圆圆;
介绍了轮边缓速器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根据电磁学原理对轮边缓速器的磁路进行了简化,确定了气隙中磁感应强度的计算公式,进而推导了轮边缓速器的制动力矩公式。并利用MATLAB将该公式计算出的制动力矩数值绘制成出曲线。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计算方法对于轮边缓速器的结构参数选择具有指导作用。
2008年10期 No.397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261 ] |[引用频次:19 ] - 陈玉莎;
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某车型前横向稳定系统的多体运动学模型,针对稳定杆橡胶衬套磨损问题,对车轮动态跳动时该系统参数的变化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增加稳定杆衬套厚度、将卡箍和橡胶衬套的接触面改为圆弧面、更改下横臂稳定杆卡箍支架在下横臂的焊接角度等改进方案,解决了该车型前横向稳定杆衬套的早期磨损问题。
2008年10期 No.397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223 ] |[引用频次:5 ] - 冯原;张永召;张君媛;刘军;
对比了美国和欧洲侧面碰撞法规的不同,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建立了某中级轿车4种不同碰撞模式(ECER95规定的移动变形壁障侧面碰撞、Euro-NCAP规定的侧面柱碰撞、FMVSS214规定的移动变形壁障侧面碰撞和侧面柱碰撞)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动态仿真计算获得了4种碰撞模式下的车体结构变形参数,分析比较了不同碰撞模式下车体结构变形特点和可能引起乘员伤害的程度,并提出了侧面结构抗撞性的改进方法。
2008年10期 No.397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329 ] |[引用频次:16 ] - 乌秀春;裴洋;赵洪波;
泄漏特性是帘式气囊建模仿真过程中较难获得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对一未折叠的正面安全气囊进行建模仿真和试验对比分析,调试其压力和泄漏率之间的曲线函数,使仿真结果的压力曲线逼近试验曲线。将所得到的泄漏特性用于帘式气囊的静态、动态起爆仿真中,由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比较可知,利用该方法获得的泄漏特性准确有效,为帘式气囊系统的开发及优化设计提供了灵敏的特性参数。
2008年10期 No.397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65 ] |[引用频次:7 ] - 杨坤;李静;李幼德;饶志明;谭树梁;王坤;
针对某轿车研制了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执行器,给出了EMB执行器的设计开发流程,搭建了EMB执行器压力估算试验台。从减小执行器体积、降低执行器成本及增加执行器可靠性的角度出发,由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电机电流与执行器输出压力的关系曲线及执行器丝杠位移与执行器输出压力的关系曲线,为EMB执行器输出压力的估算提供了依据。
2008年10期 No.397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K] [下载次数:512 ] |[引用频次:18 ] - 黄庆;杜登惠;黄小飞;
为保证车辆低振动噪声和高耐久性等性能,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刚度、模态、应力和质量都必须符合一定要求。采用多工况拓扑优化方法对动力总成悬置支架进行改进设计:选择Optistruct作为拓扑优化工具;以最小加权柔度作为目标函数;以模态>650Hz、应力<120MPa、体积<原体积的80%作为约束函数。优化结果表明,新支架一阶模态高于设定目标值,应力水平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质量比原支架轻了0.4kg。
2008年10期 No.397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482 ] |[引用频次:32 ] - 孙琦;过学迅;付畅;
基于Matlab/Simulink建立了装备金属带式CVT的车辆传动系统仿真模型,设计并通过试验优化了速比控制器及夹紧力控制器的模糊控制策略,并与采用常规PID控制的控制器进行了对比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控制是解决复杂系统控制问题的理想途径,经过优化的模糊控制策略应用于金属带式CVT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2008年10期 No.39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76 ] |[引用频次:6 ] - 王小刚;陈冲;
在ADMAS/CAR环境下建立了包括单臂式非独立前悬架、全浮式非独立后悬架、转向系、车身以及轮胎在内的124自由度的刚柔耦合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结合某客车的前、后悬架导向机构类型,分析了此种导向机构的几何参数和结构变化对空气悬架客车使用性能的影响,为空气悬架客车导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2008年10期 No.397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9K] [下载次数:338 ] |[引用频次:13 ] - 宋宇;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了基于ADAMS/Car模块的空气悬架车辆多体模型,并在MATLAB中设计了主动悬架PID控制器。通过ADAMS的路面编辑器建立了脉冲输入和随机输入两种路面模型,进行了ADAMS与MATLAB联合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由车辆虚拟样机模型和PID控制策略组成的空气悬架系统有效改善了车辆平顺性。
2008年10期 No.39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087 ] |[引用频次: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