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计算·研究

  • EPS中更精确的电机转速估计方法研究

    吕威;郭孔辉;张建伟;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需要用到准确的助力电机转速信号,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变内阻变反电动势系数的助力电机转速估计方法。通过测试直流电机内阻和反电动势系数随电机电流的变化曲线,从而得到电机转速更精确的估计表达式。通过对比试验验证可知,本文提出的电机转速估计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估计精度。

    2010年03期 No.41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下载次数:331 ] |[引用频次:13 ]
  • 车用空气滤清器减声量优化研究

    封珺;周鋐;王二兵;

    针对某车用空气滤清器分别设计了导流管、1/4波长管和穿孔板结构,并以减声量为评价指标对各种措施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原空气滤清器上增加3种消声措施后,在保持原空气滤清器宽频带较高消声效果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频率在295 Hz、620 Hz和750 Hz下的减声量;改进后空气滤清器的整体减声量为87 dB,比原型提高14 dB,对空气滤清器的结构改进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2010年03期 No.414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90 ] |[引用频次:1 ]
  • 汽油机进气系统噪声仿真技术研究

    岳贵平;卢炳武;刘英杰;刘杨;

    基于非线性平面波理论和流阻分析技术,建立了汽油机进气系统噪声仿真平台,并进行了某汽油机匹配原进气系统管口噪声和流阻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该进气系统噪声仿真方法可行。针对某微型车更换动力总成后车内噪声没有达到目标样车水平的问题,提出了2种空气滤清器改进方案,并分别进行了2种方案的进气系统管口噪声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方案2最优,其不仅能降低某些转速的峰值噪声,还能保证车辆的动力性。

    2010年03期 No.414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3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4 ]
  • 缸内直喷汽油机的喷雾模拟

    陈海娥;宫艳峰;李伟;李康;李金成;

    <正>(接续第1期第13页)4.2喷雾锥角、喷孔布置对缸内混合气的影响本文中喷雾锥角的定义是指两束对称油束中心线之间的夹角,某束油的锥角叫做一油束的喷雾锥角,如图20所示。

    2010年03期 No.414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342 ] |[引用频次:8 ]
  • 传递路径分析用于车内噪声贡献量的研究

    佘琪;周鋐;

    论述了传递路径分析(TPA)的基本原理。建立了TPA模型,并通过在实际工况下的测量和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某车车内噪声各条传递路径贡献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排气管悬置4的Z向、发动机右悬置Z向及发动机左悬置Y向的贡献量最大,为主要的噪声传递路径。对车内噪声主要贡献量路径进行的频响函数与工作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频率为26.7Hz时,排气管吊点Z向的贡献量主要是由其工作力所引起的,即发动机2阶频率时的振动所产生的力;发动机悬置与发动机表面声辐射亦是如此。

    2010年03期 No.414 16-1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5K]
    [下载次数:1159 ] |[引用频次:64 ]
  • 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品质烦躁度的评价研究

    梁杰;孙强;卢鹏宇;卢炳武;姜文君;赵彤航;

    以9种B级轿车从50→120km/h加速时的噪声信号为评价对象,采用等级评分方法对车内噪声品质烦躁度进行了主观评价试验。分析计算了各噪声样本的主要心理声学客观参数,并通过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车内噪声品质烦躁度评价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加速工况下影响B级轿车车内噪声品质烦躁度的3个参数分别为响度、粗糙度和A计权声压级。

    2010年03期 No.414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1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18 ]
  • 六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开发

    陈勇;程秀生;崔爱乐;冯巍;陈宗帖;

    简述了某六速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机械传动系统结构,给出了该变速器最佳动力性换挡策略,并进行了NVH仿真分析。对所开发的液压阀体总成进行的试验表明,该阀体总成的挡位平均响应时间为30.6 ms,比目前国外同类样品响应时间快。介绍了所开发的湿式双离合器结构并进行了双离合器总成试验。结果表明,双离合器1可进行精确地换挡控制;双离合器2虽然能进行换挡,但不易进行精确控制。

    2010年03期 No.414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0K]
    [下载次数:666 ] |[引用频次:23 ]
  • 浅析轮胎偏磨与车架尺寸控制

    张军学;赵兵;安彦泊;樊引红;王双;

    通过对3台前轮内侧有偏磨现象的SUV汽车进行不同加载条件下的车轮跳动量测试和车轮定位参数变化的测试发现,前轮前束随车轮上跳过程变成负值,且明显偏离标准范围。通过结构分析、理论计算与实测值对比可知,车辆在负载行驶时前束值偏离是造成轮胎内侧偏磨的主要原因。可采用降低转向臂与转向拉杆下安装平面的临时措施改进;永久性改进措施为严格控制该尺寸且将纵梁定位由原来的外形定位改为侧面定位孔定位。

    2010年03期 No.414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167 ] |[引用频次:1 ]
  • 装配SCR系统的混合动力公交车排放特征研究

    李孟良;聂彦鑫;

    利用车载测试系统,对两种类型的混合动力公交车进行了整车排放测试,研究了装备SCR系统的国Ⅳ混合动力公交车排放情况,结果表明,SCR技术的应用能一定程度上降低NOx排放量,但同时SCR技术在混合动力公交车上实际应用时存在排气温度过低、从而导致NOx转化率偏低的问题。建议采用某种技术(如排气加热系统)提高城市公交车排气温度或提高SCR的低温性能,以便提高NOx转化效率。

    2010年03期 No.41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292 ] |[引用频次:8 ]
  • 汽车ABS参考车速的确定方法

    郑太雄;单荣明;蒋国英;杨勇;

    分析了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中参考车速的多种确定方法。在分析了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综合法,并利用该方法进行了首次制动循环和常规制动循环参考车速的计算。道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综合法确定的参考车速与车速仪测得的实际车速之间的偏差最大值为4.53 km/h,均差为0.35 km/h,从而验证了采用该综合法确定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中参考车速的准确性。

    2010年03期 No.414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796 ] |[引用频次:21 ]
  • 微型汽车排气消声器的设计与优化

    刘志恩;颜伏伍;杨伦;黄恒;

    建立了某发动机工作过程模型和排气消声器性能评价模型,并进行了该排气消声器声学性能和空气动力性的仿真分析。采用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调节各腔室容积和隔板的穿孔率对该排气消声器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排气消声器的试验结果表明,消声器总体噪声值和阶次噪声值均有明显好转,高速噪声值比较高的状况得到改善,消声器性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

    2010年03期 No.414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355 ] |[引用频次:2 ]
  • 一种新型汽车馈能减振器的结构设计与特性分析

    王伟华;李志成;于长淼;

    简述了馈能减振器结构与工作原理及其主要零部件的选型方法。采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馈能减振器模型,并进行了阻尼特性、示功特性和馈能特性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馈能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可通过串联不同电阻值的负载而进行改变,阻值越小,阻尼系数越大;在相同振幅不同频率的路面位移激励作用下,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加,馈能减振器相对位移和最大阻尼力随之增大;减振器压缩速度越大,电机转速越快,输出电压越高。

    2010年03期 No.414 44-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下载次数:625 ] |[引用频次:36 ]

试验·测试

  • 驻车加热器燃用3种燃料的燃烧性能试验研究

    玄哲浩;黄勇;马纯强;陈华艳;

    针对乙醇、汽油、汽油和乙醇混合物(E50)等3种燃料,在某驻车加热器上进行了燃烧特性试验,研究3种燃料在燃烧器内稳定燃烧时各参数的变化,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燃烧器内的温度变化以及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温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种燃料在燃烧室内各点温度变化规律与额定工况下相同;汽油的燃烧温度随过量空气系数的增大而减小,具有较好的燃烧性能;3种燃料的过量空气系数与风机电压基本呈线性关系。

    2010年03期 No.414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26 ] |[引用频次:2 ]
  • 干式DCT轿车离合器操纵系统仿真与试验

    张建国;雷雨龙;宗长富;刘洪波;崔东伟;

    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电动干式DCT轿车离合器操纵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采用积分分离的PID控制算法对无刷直流驱动电机进行PID控制。在此基础上,对某型轿车进行了DCT系统的起步和换挡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同时控制算法也满足系统控制要求,保证了DCT样车的平稳起步和换挡的平顺性。

    2010年03期 No.414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2K]
    [下载次数:339 ] |[引用频次:7 ]

材料·工艺·设备

  • 发动机用高性能复合密封垫片研制开发

    杨彬;周宇飞;朱熠;

    介绍了发动机用高性能无石棉复合密封垫片的材料组成、配方设计和成型工艺,并分析了该密封垫片中各组分材料对密封垫片各项性能的影响。针对高性能复合密封垫片制品制定了新标准,其强度要求比耐油石棉橡胶板检测标准提高了50%。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高性能复合密封垫片的各项性能均满足要求,并通过了某型柴油机的1 000 h台架试验考核。

    2010年03期 No.414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240 ] |[引用频次:8 ]
  • 车身构件冲压后板厚变化对其疲劳性能影响的研究

    韩召良;那景新;陈伟;

    以某载货汽车驾驶室上横梁内板为例,通过传统分析方法与考虑冲压过程板厚变化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冲压过程引起的板厚变化对车身构件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板料厚度减薄虽然对车对车身构件的应力影响不大,但对其疲劳寿命的影响十分严重;冲压过程中板厚变化对车身构件疲劳性能的影响是通过对其应力变化的影响传递而来。

    2010年03期 No.414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249 ] |[引用频次:5 ]

广告

  • CHINAPLAS 2010国际橡塑展:透视汽车塑化新进程

    <正>随着塑料新材料开发技术的日新月异,塑料正凭借其质量轻、设计空间大、制造成本低、性能优异等独特优势,成为21世纪汽车工业最佳的材料选择。塑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日渐广泛,包括汽车外饰件、内饰件、功能件、结构件等。发达国家甚至将汽车用塑料量的多少,作为衡量汽车设计和制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2010年03期 No.414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