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鲁;吴光强;王雷雷;温东生;
分析了某款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电磁阀特性,设计制作了变速器电控单元(TCU),制定上下位机CAN通信协议,编写下位机flash控制代码,开发了基于LabVIEW的标定系统上位机软件,并以15%油门开度下1挡升2挡标定为例进行了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该变速器换挡最大冲击度降到了8.34 m/s,相对标定前降低了约63%,从而验证了标定系统的正确性。
2012年05期 No.440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7K] [下载次数:404 ] |[引用频次:9 ] - 安月;张君媛;张忠元;万薇薇;
针对汽车乘员约束系统参数匹配与优化设计仿真分析过程中需要多次手动修改计算模型源文件和处理计算结果文件等影响分析效率的问题,应用DELPHI程序设计平台和FORTRAN语句开发了针对MADYMO软件的自动循环求解程序和基于C-NCAP正面碰撞试验规程的计算结果快速评价程序模块。通过使用该两款程序进行某A级轿车乘员约束系统参数的优化设计,证明了两个程序模块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2012年05期 No.440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8K] [下载次数:123 ] |[引用频次:4 ] - 唐洪斌;杨海庆;马志良;赵紫剑;
介绍了Euro NCAP关于膝部碰撞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依据该试验方法采用现有的台车试验系统对配有膝部气囊的某车型进行了典型膝部碰撞试验研究。在膝部碰撞伤害区域内选取驾驶员左膝侧、乘员左膝侧、乘员右膝侧和转向柱下护板4个位置作为碰撞试验点,通过分析大腿力和膝部滑移量碰撞试验结果可知,4个碰撞位置设计均符合要求。
2012年05期 No.440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6K] [下载次数:171 ] |[引用频次:4 ] - 王博;孙仁云;雍文亮;
建立了某四轮汽车9自由度车辆模型和轮胎动力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侧向力利用系数的差动制动、主动转向切换控制策略。模拟了汽车以车速24.5m/s行驶时的一个紧急避让情况,研究了无控制模式、差动制动控制模式、联合控制模式下的车辆横摆角速度、质心侧偏角、质心侧向位移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差动制动联合主动转向技术的控制策略可以满足变路面下车辆稳定性控制要求。
2012年05期 No.440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下载次数:201 ] |[引用频次:12 ] - 张春英;宋春丽;王科星;刘兴源;吴启昌;
简述了SCR后处理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匹配道依茨BF4M2012-16E4柴油机的解放牌某环卫车系列车型,进行了匹配SCR后处理系统的合理布置,包括排气管路及后处理结构设计、尿素泵布置、尿素罐与尿素管路布置及尿素喷嘴的布置。对改进后车型进行了排放性能试验、噪声性能试验、排放耐久性试验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车型所用SCR后处理系统完全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国Ⅳ排放和噪声要求。
2012年05期 No.440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下载次数:174 ] |[引用频次:0 ] - 杨蔓;田晟;
采用半经验方法,通过分析同级对标车型的纵梁各断面通过力,获得了纵梁通过力的设计目标;根据本文提出的薄壁管梁压溃力公式,反推出纵梁所采用的尺寸、材料;根据结构轻量化原则,在概念设计阶段确定了纵梁的最优设计参数。通过对碰撞加速度、吸能盒、纵梁的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可知,本文所提设计方法合理有效。
2012年05期 No.440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3K] [下载次数:152 ] |[引用频次:4 ] - 任尚峰;赵文辅;秦克印;侯福建;李科;
针对某款匹配株式会社电装第3代180 MPa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和采用EGR方案的全新开发的国Ⅳ平台中型柴油机,研究了其3种不同燃烧室形状与喷油器匹配的燃烧规律,结果表明大径深比带翻边结构的2#燃烧室与8×810×150型号喷油器更加适合低排放燃烧系统开发要求。采用STAR-CD计算模拟软件,对油束落点与燃烧室的运动情况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和模拟计算的可靠性。
2012年05期 No.44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9K] [下载次数:134 ] |[引用频次:3 ] - 刘永刚;秦大同;彭志远;李康力;
阐述了DCT智能换挡控制系统中体现驾驶意图和行驶工况各种模式的主要特征。采用模糊逻辑技术对驾驶意图和行驶工况进行统一识别,并在已划分的各种模式基础上进行了各模式下标准换挡规律的智能修正。利用所建立的DCT换挡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选取急加速意图和上坡工况进行了DCT智能挡位决策控制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DCT挡位决策控制系统能更好地发挥车辆的性能,验证了DCT挡位决策的智能化控制效果。
2012年05期 No.440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254 ] |[引用频次:9 ] - 张武;刘凯;原园;张宝锋;
针对装备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的整车,建立了无级变速传动系统数学模型。以无级变速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相协调为目标,设计了Fuzzy-PI复合速比控制器。采用Fuzzy-PD控制策略和Fuzzy-PI复合控制策略对汽车起动工况进行了仿真分析,对装备金属带式CVT的某轿车进行了起动工况的模拟试验。结果表明,Fuzzy-PI复合控制策略优于Fuzzy-PD控制策略,速比的试验结果与理论数据一致,说明所建模型合理。
2012年05期 No.440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210 ] |[引用频次:5 ] - 王海朔;张代胜;谭继锦;阮君;
对某多功能商用车白车身进行了静态、动态特性试验测试。通过分析静态特性试验结果可知,车身弯曲刚度曲线基本光滑,车身各部位变形不大,其参数可作为新车设计参考;车身扭转刚度值中等,新车开发时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分析动态特性试验结果可知,该车整体模态值较高,分布基本合理,表明其低阶动态特性良好,但需注意与动力总成的匹配,防止出现过大振动。
2012年05期 No.440 4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6K] [下载次数:128 ] |[引用频次: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