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世凯;马朝臣;吕伟;
以JK90S可调喷嘴涡轮与WD615.50型柴油机配机试验数据为基础,对采用GT-POWER建立的配机仿真模型进行了校验,使仿真的发动机参数和涡轮的进出口参数与试验值误差小于5%。采用校正后的GT-POWER配机仿真模型,对经过调节喷油量后的WD615.50型柴油机与JK90S增压器的配机运行工况进行仿真计算,确定了可调喷嘴涡轮随发动机工况变化时的最优开度脉谱图。
2012年09期 No.444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2 ] - 李楠;孙桓五;闫杰;周兴;窦玮;
根据半挂车车架结构特点,建立了半挂车车架的有限元模型及多体动力学模型,对车架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和以H级路面的路面载荷作为边界条件的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车架静态应力分布和载荷谱。并以此数据为依据,采用Wang-Brown多轴疲劳损伤模型预测了半挂车车架的多轴疲劳寿命,针对其疲劳薄弱部分提出了结构和工艺优化方案。优化后的车架满足使用寿命要求,且比原设计减重20%。
2012年09期 No.444 6-10+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10 ] - 谢旭良;申福林;张国胜;李强;
为验证某款高顶驾驶室顶部强度和生存空间是否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对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和假人模型,进行了驾驶室顶部强度的试验仿真,获得了驾驶室变形情况和驾驶员生存空间变化情况。仿真结果和实车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吻合良好,且该高顶驾驶室能够满足GB 26512-2011顶部强度试验要求并能够保证驾驶员的生存空间要求。
2012年09期 No.444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9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2 ] - 王国林;裴紫嵘;周海超;傅乃霁;
针对目前在轮胎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中对流换热系数计算方法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了利用CFD方法分析轮胎与空气耦合传热来确定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以12.00R20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为研究对象,采用耦合传热方法,对旋转轮胎处于静止空气域时的各种工况进行仿真得到对流换热系数,并应用于轮胎温度场有限元分析中。通过对有限元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2年09期 No.444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0K] [下载次数:245 ] |[引用频次:17 ] - 李永荣;丁先松;李保权;
对汽车转向系统中的双十字轴万向节节叉相位角调整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传动比的瞬时波动最小作为研究目标,应用空间向量方法,通过调整中间轴两端节叉相位角的办法改善传动比波动,以减小传动时的转矩波动。借助matlab编写了中间轴节叉相位角优化的计算机程序,通过转向管柱的硬点坐标实现了相位角的调整。将该方法运用于某车型转向管柱中间轴相位角的优化,调整结果与图纸相位角完全相同。
2012年09期 No.44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325 ] |[引用频次:11 ] - 谯万成;张铭成;
针对某轿车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加速车内轰鸣声问题,通过ODS试验和模态试验,找出支撑梁和后悬置支架共振是造成加速车内轰鸣声的主要原因。在支撑梁上加装动力吸振器,同时提高后悬置支架的模态,然后将支撑梁和后悬置支架装到轿车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转速为2 150 r/min和3 500 r/min时,驾驶员右耳的噪声处分别下降了2 dB和4 dB,加速车内轰鸣声得到了明显改善。
2012年09期 No.444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4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8 ] - 范爱民;张晓雷;郭进国;
分析了影响增压汽油机机油消耗的因素,给出了减少汽油机机油消耗的解决措施。以华晨某1.8L增压汽油机为例对其机油异常消耗问题进行了研究,找出了影响因素。对该机型曲轴箱通风系统PCV阀到空气滤清器的管径、油气分离器回油管、活塞环结构与材料、气缸体缸套珩磨网纹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对改进后5台样机进行了400 h可靠性测试和6万km的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汽油机的机油消耗从70 g/h降至12~17 g/h,达到标准范围内。
2012年09期 No.444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1 ] - 刘伟哲;王忠良;陈昌建;郭洪文;
建立了某越野车7自由度模型,分析了该车辆在直线行驶、加速-制动以及转向工况下悬架阻尼变化对车辆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研制了电磁阀控制阻尼可调减振器,并进行了减振器示功试验、速度特性台架试验,得出被动减振器及可调减振器的示功图和速度特性曲线。结果表明,该可调减振器的软、硬阻尼力随速度的变化有明显的区别,说明基本达到了阻尼的软、硬可调。
2012年09期 No.444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301 ] |[引用频次:8 ]
- 高云凯;钟大伟;方剑光;
基于位移反求法,研究了汽车载荷谱的获取与处理方法。以某轻型车为试验对象,介绍了试验的数据采集系统、传感器及采集路线,对道路行驶载荷的预处理以及基于雨流计数法的载荷谱的压缩与外推进行了阐述。通过道路行驶载荷迭代处理,得到了多体动力学模型的输入载荷。
2012年09期 No.444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230 ] |[引用频次:11 ] - 谢东明;冯屹;高吉强;黄文兵;傅剑华;
欧洲经济委员会于2007年颁布了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新方法并计划将其发展为ECE R51/03系列。通过对验证试验结果的分析发现,部分装备手动变速器的商用车,由于发动机转速及传动系速比特性无法达到新方法中规定的目标条件,从而无法选择合适的试验挡位。为此,结合GB 1495—2002中对类似情况的处理方式及ECE R51/03系列法规的宗旨,提出了对相应条款进行修订的建议。
2012年09期 No.44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3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2 ] - 崔连波;
基于国内乘用车排放试验室现状,根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 1059—1999)中对不确定度的定义和评定要求,将尾气排放测试系统、底盘测功机等仪器和设备、环境条件、标准物质、试验操作等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度用于评定汽车燃油消耗量测量精度,通过计算得到了碳平衡法油耗测试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且表明了该结果的置信范围和程度。
2012年09期 No.444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8 ] - 郭则新;傅毅生;
分析了超级电容的机理和特点。根据我国对电动车辆在电磁兼容性能(EMC)方面的相关检验要求,对某超级电容城市客车进行了EMC试验,验证了当前国内与电磁兼容相关的准入标准在此类新能源车辆上实施的可行性,了解了目前超级电容城市客车实际的EMC性能。根据试验结果指出,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对超级电容城市客车进行EMC试验虽然是可行的,但试验应该具备文中所提的前提条件。
2012年09期 No.444 49-5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7K] [下载次数:127 ] |[引用频次: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