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导航系统的自动寻迹智能小车研究

    艾皖东;卢浩;陈振斌;姜立标;

    提出了基于主动导航的自动寻迹智能车设计方案,通过设计主控芯片、驱动控制电路和导航系统等,建立主动寻迹模型,实时准确地对航向角和行驶路线进行控制,并完成了程序编译,搭建自动寻迹智能小车模型。道路试验结果表明,智能小车中心点偏移量在±0.30 m范围内,达到预期要求,可以依靠GPS定位数据实现基于主动导航的自动寻迹。

    2018年05期 No.51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2K]
    [下载次数:959 ] |[引用频次:10 ]
  • 基于分数阶无迹粒子滤波的动力电池SOC估计

    何耀;秦少勋;刘新天;郑昕昕;曾国建;

    针对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荷电状态(SOC)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可变温度的分数阶Thevenin模型的建模方法,并采用分数阶无迹粒子滤波(FUPF)算法估计电池SOC。建立Thevenin模型的分数阶电池模型,采用试验设计(DOE)方法和遗传算法进行参数辨识,利用FUPF算法对SOC进行估计,并与无迹粒子滤波算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基于FUPF算法与可变温度的分数阶电池模型的SOC估计方法能够在较宽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估计精度且比整数阶模型估计精度更高。

    2018年05期 No.512 6-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413 ] |[引用频次:13 ]
  • 动力电池包抗振动安全性设计研究

    符兴锋;李罡;曾维权;刘静;杨勇;

    为改善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包的抗振动安全性,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构建了动力电池包强度、刚度和抗振动性寿命失效分析模型,以有限元仿真结果为指导,优化了电池包的内、外部结构和焊接方式。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动力电池包满足国家标准对电池包抗振动性能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抗振动安全性。

    2018年05期 No.512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5K]
    [下载次数:745 ] |[引用频次:15 ]
  • 客车前撞预警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价

    牛成勇;徐建勋;曾杰;游国平;张仪栋;

    依据交通行业标准JT/T 883—2014,针对某客车匹配国内外不同生产厂家的前撞预警系统(FCWS)进行了性能测试与评价。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摄像头与毫米波雷达信息融合的FCWS性能最优。同时指出了目前客车FCWS在不同测试场景下进行测试与评价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相关零部件生产商进一步提高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的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2018年05期 No.512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下载次数:219 ] |[引用频次:14 ]
  • BP神经网络在轮胎气压监测系统自学习匹配中的应用

    王立强;王斌;王俊昌;戴希;韩宗奇;

    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轮胎气压监测系统轮胎换位自学习匹配方法。该方法基于间接式轮胎压力监测系统和轮胎受力特性对换位后的轮速信号特征进行分析,运用BP神经网络识别轮胎换位方式。通过采集轮胎换位后各车轮轮速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从而实现神经网络对轮胎换位的准确识别,使得TPMS在无人工干预下可自行识别轮胎换位状态。道路试验结果表明,完成训练后的网络可实现对未换位、交叉换位、前后换位和循环换位的有效识别,准确率达97.52%。

    2018年05期 No.512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252 ] |[引用频次:12 ]
  • 高压缩比米勒循环对GDI增压汽油机性能和排放影响

    安宗权;黄昭明;潘金元;陈伟国;

    通过对一款涡轮增压GDI发动机凸轮型线和活塞形状的设计,研究了不同压缩比米勒循环发动机对增压GDI发动机的燃烧、缸压、排放和油耗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米勒循环的GDI增压发动机,在外特性会损失一部分最高功率,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耗;在部分负荷,米勒发动机减少了泵气平均有效压力,从而对降低燃油消耗率的作用比较明显,同时由于米勒效应导致燃烧温度降低,使得NOx排放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在低负荷时THC排放会有所上升。

    2018年05期 No.512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337 ] |[引用频次:14 ]
  • 初始厚薄差对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

    杨国峰;孟德建;徐杰;余卓平;

    为研究制动盘初始厚薄差对制动器热机耦合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具有初始厚薄差的通风盘式制动器瞬态热机耦合模型,对比分析了初始厚薄差最大值及其方向对盘面温度、法向应力、热弹性变形的分布特性及特征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厚薄差使盘面温度、法向应力和厚度变化在圆周内均呈现出显著的2阶正弦特征,周向梯度增大,径向分布趋于均匀。

    2018年05期 No.512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下载次数:155 ] |[引用频次:4 ]
  • 基于动力悬置优化的商用车转向盘怠速抖动控制研究

    何水龙;许恩永;韦永尤;蒋占四;

    针对某型商用车转向盘怠速抖动问题,对其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特性和隔振性能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发动机悬置系统解耦度、振动传递率和谐振频率,建立了发动机悬置优化模型,并基于多目标融合粒子群优化方法获得了最优悬置系统参数。通过整车试验表明,优化改进后发动机隔振率在整个转速范围内明显提升,转向盘Z向振动加速度由原来的8.9 m/s~2降至0.9 m/s~2,有效解决了转向盘怠速抖动剧烈问题。

    2018年05期 No.512 3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197 ] |[引用频次:5 ]
  • 《汽车技术》专项征稿启事

    <正>《汽车技术》杂志是长春汽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前瞻与应用技术类月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伴随以互联、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汽车智能网联技术正成为全球发展的热点。为应对能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

    2018年05期 No.512 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7K]
    [下载次数:40 ] |[引用频次:0 ]
  • 基于声模态和板件贡献分析的车身降噪研究

    侯献军;郭金;杜松泽;郭彩祎;

    通过对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分析建立了车内声腔声学模型,结合对车内噪声峰值频率和声腔模态频率的对应性分析,找出了板件辐射噪声的主要贡献频率。通过对板件贡献量分析找出对驾驶员右耳声学贡献量较大的板件,确定了阻尼材料的最佳粘贴位置和厚度。实车测试表明,粘贴阻尼材料后车内(90 Hz处)声压级降低了4.97 d B,达到了降噪的目的。

    2018年05期 No.51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256 ] |[引用频次:13 ]
  • 《汽车文摘》征稿启事

    <正>自1963年《汽车文摘》创刊以来,她一直为读者提供单一的文献检索。在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她将华丽转型,《汽车文摘》将成为读者的眼睛和大脑,为读者提供综合技术信息,提供专业领域技术信息总结,整合碎片的技术信息,为汽车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据此也希望为我国汽车工业做强做大贡献一份力量。

    2018年05期 No.51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下载次数:27 ] |[引用频次:0 ]
  • 智能材料与汽车结构健康监测

    李立军;孙凌玉;黄彬城;褚艳涛;张一犇;

    为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和智能化水平,从力学特性、传感特性和驱动特性等角度对形状记忆材料、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压电材料和磁流变弹性体材料等智能材料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智能材料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总结了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提出了智能材料在汽车结构健康监测中应用的发展方向。

    2018年05期 No.512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3K]
    [下载次数:714 ] |[引用频次:7 ]
  • 车身结构件轴向压溃性能的截面优化

    刘博;高云凯;左文杰;李亦文;

    针对车身被动安全设计中前纵梁耐撞性能开发,建立了描述轴向压溃性能的关键截面参数以及优化模型,研究了截面几何参数与前纵梁最大碰撞力和吸能量之间的关系,并将轻量化作为设计目标。为了提高优化结果的鲁棒性,在自主开发的优化求解器中集成了罚函数法并结合遗传算法,通过对LS-DYNA求解器的调用,实现了针对梁截面几何特征的参数化设计及优化,提高了耐撞性能。

    2018年05期 No.512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7K]
    [下载次数:203 ] |[引用频次:5 ]
  • 汽车复合材料纵梁吸能特性研究

    朱艳荣;崔岸;叶辉;蒲永锋;

    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Explicit建立了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帽形前纵梁正碰模型,并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有效性验证。研究了前纵梁正碰吸能特性,对钢制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碳纤维复合材料比吸能最高,质量比钢制材料减轻了20%。使用4种经典铺层对复合材料铺层方式进行研究,当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45/-45/90/0]4s的铺层方式,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应用[0/90/45/-45]4s的铺层方式时,帽形前纵梁的正碰吸能特性较好,且适用于15°与30°斜碰工况。

    2018年05期 No.512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413 ] |[引用频次:9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