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二次阈值分割和车道宽度匹配的车道线检测算法

    胡胜;黄妙华;陈毅;

    针对复杂环境下车道线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津法的二次阈值分割方法.将车道线与背景良好区分,对得到的二值图进行逐行扫描选取候选车道特征点,并采用聚类方法进行过滤。提出了一种分视场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算法,根据特征点的分布自适应地选取曲线拟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车道宽度匹配算法,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试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单帧处理时间达到17 ms,综合准确率达到94.05%以上。

    2019年04期 No.52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下载次数:667 ] |[引用频次:30 ]
  • 一种基于态势关联的地图匹配算法

    滕志军;何义昌;李昊天;滕利鑫;

    针对地图匹配过程中分叉路口匹配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态势关联的地图匹配算法,可根据车辆的历史轨迹数据预测可能的行驶轨迹,将预测的轨迹特征与候选路段特征进行相关性匹配,在原有轨迹匹配基础上,进行轨迹特征的双重匹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减少分叉路口的延时误差,侧向和纵向最大误差分别为0.7 m了车辆在分叉路口的匹配精度。

    2019年04期 No.523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5K]
    [下载次数:170 ] |[引用频次:3 ]
  • 轮毂电机不平衡径向力导致的整车振动研究进展

    王艳阳;杨馥宁;商福兴;

    通过综述国内外开关磁阻电机振动问题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开关磁阻轮毂电机不平衡径向力导致的整车振动问题,以期进一步明确开关磁阻轮毂电机噪声和振动产生机理及控制方法,为解决开关磁阻电机不平衡径向力导致的电动汽车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矛盾恶化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思路,并对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2019年04期 No.523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8K]
    [下载次数:672 ] |[引用频次:13 ]
  • 异常情况下电动汽车锂电池SOC估计

    杜坚;谢聪;

    为提高锂电池在状态突变、模型不准确、SOC初始误差大等异常情况下的SOC估计精度和收敛速度,提出了基于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算法的SOC估计方法。建立了锂电池的双RC等效电路模型,使用HPPC方法辨识了模型参数;分析了扩展卡尔曼滤波原理和缺陷,在误差协方差矩阵中引入时变渐消因子,用于改进修正系数矩阵,强行使残差序列保持正交特性,基于此原理提出了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算法。经仿真验证,在模型不准确和状态突变情况下,强跟踪卡尔曼滤波的最大估计误差为2%,而扩展卡尔曼滤波最大误差为4.5%;在SOC初始误差较大情况下,强跟踪卡尔曼滤波在15 s内收敛至真值,而扩展卡尔曼滤波在40 s时收敛至真值。

    2019年04期 No.523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303 ] |[引用频次:8 ]
  • 一种改进的电动汽车锂电池RC滞后模型及其应用

    孙川;褚端峰;李海波;王建宇;

    为提高电动汽车电池SOC估计精度、收敛速度和鲁棒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锂电池RC滞后模型及自适应粒子滤波的SOC估计方法。在传统RC模型基础上加入滞后模块,使用粒子群算法搜索的方法求解模型参数,综合考虑计算量和模型精度,确定了一阶RC滞后模型作为锂电池等效模型。在传统粒子滤波基础上,提出了观测噪声方差自适应估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SOC初值误差较大时,自适应粒子滤波收敛速度和鲁棒性、SOC估计精度和稳定性明显优于传统算法。

    2019年04期 No.523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8K]
    [下载次数:412 ] |[引用频次:2 ]
  • 《汽车技术》杂志征稿启事

    <正>《汽车技术》杂志是长春汽车研究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前瞻与应用技术类月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汽车技术》杂志以报道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设计、研究、试验等方面的前瞻与应用技术为主,并兼有理论研究内容,是中国汽车行业核心学术和知识传播与共享的平台。

    2019年04期 No.523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3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0 ]
  • 基于二分法查找-伪循环次数法的动力电池健康状态实时预测

    陈德海;华铭;徐王娟;任永昌;

    针对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健康状态(SOH)预测过程中算法复杂、编程繁琐、单片机C程序开发困难的问题,以单片机作为主芯片,以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为SOH的影响转化为循环次数并将主要影响因素与SOH的非线性关系制成二维数组表,通过二分法查找得到影响程度系数,记录特性因素值及持续时间,获得伪循环次数,进而得到SOH。在国家标准试验条件下验证了该预测方法的有效性、精确性和稳定性。

    2019年04期 No.523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0K]
    [下载次数:376 ] |[引用频次:6 ]
  • 混合动力汽车用油冷永磁同步电机温度场研究

    杜爱民;张东旭;孙明明;袁峥正;

    针对混合动力汽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紧凑、散热难的特点,采用电磁场与温度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油冷冷却条件下的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维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建立了电机的电磁场二维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电机的二维电磁场分布,并以此计算了额定工况下的电机损耗。通过计算电机各部件的等效导热系数,得到了额定工况下电机各部件的发热量,并以此建立了电机的温度场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而计算出额定工况下使用油冷冷却电机的温度场分布。通过电机温升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合理性和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2019年04期 No.523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下载次数:1055 ] |[引用频次:37 ]
  • 基于三相短路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感参数测量方法

    曹艳玲;许菁;

    为解决磁饱和效应造成的永磁同步电机直交轴电感难以准确测量的问题,基于电机三相短路的测量方法,提出了一种电感参数测量方法,在电机三相短路状态下直轴电感依据永磁体磁链和直轴电流测量获得,交轴电感可利用转矩公式获得,消除了磁饱和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电流全域范围内取得±5%的测量精度,满足电机控制要求。

    2019年04期 No.523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2K]
    [下载次数:521 ] |[引用频次:1 ]
  • 《汽车工艺与材料》投稿须知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长春汽车研究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一汽雄厚的技术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努力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中各门类的决策者及研究

    2019年04期 No.523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0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 基于全量理论的客车侧翻一步碰撞快速算法

    王童;

    提出了一种客车侧翻一步碰撞快速算法,利用该算法对某款长12 m的公路客车典型车身段进行了侧翻碰撞模拟,并与LS-DYNA仿真及侧翻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侧翻一步碰撞快速算法可以较好的预测客车结构的侧翻安全性能,其模拟结果与其它两种方法之间的误差小于15%,模拟时长约为LS-DYNA仿真的1/10,在基本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使得计算效率大幅提升。

    2019年04期 No.523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4 ]
  • 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动态响应特性理想恒速模拟及评价

    马晓锋;张力;张青;李祖成;钟德妹;

    鉴于在发动机台架上难以实现发动机动态响应特性的直接测评,提出直喷涡轮增压汽油机动态响应特性的理想恒速模拟。基于稳态性能试验,建立发动机热力学模型并将其扩展以适用于瞬变过程模拟;假定平衡发动机动力输出的负载响应时间为零,模拟发动机恒定转速下动力输出随节气门开度的瞬变关系,并在此理想条件下评价发动机的动态响应特性。将该方法运用于评估J、P两型涡轮增压器对1.5T GDI发动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实现了发动机和增压器的合理匹配。

    2019年04期 No.523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6K]
    [下载次数:149 ] |[引用频次:0 ]
  • 碳纤维丝束在柴油机低温冷起动中的应用研究

    张永超;赵录怀;徐微;杨彩梅;

    为解决低温下柴油流动性变差导致发动机难起动或运行不平稳的问题,提出了在柴油发动机低压进油油管内加装碳纤维丝束,并利用汽车蓄电池供电加热柴油的方法。研究了碳纤维丝束的自限温特点及加热柴油时的温升特性,设计了基于碳纤维丝束的温度控制与报警装置,并在最低温度为-19.1℃的环境下进行了柴油车实际装车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丝束加热柴油可确保柴油机在低温环境下冷起动成功且运行平稳。

    2019年04期 No.523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4K]
    [下载次数:153 ] |[引用频次:1 ]
  • 车门框密封条断面结构的多目标优化

    胡强;陈宇强;陈梓铭;李落星;吴岸;

    针对传统有限元模拟难以同时考虑多个参数对密封条泡状管结构进行优化的问题,提出了联合Sculptor、Abaqus、Meta、Isight等软件的多目标优化方法,综合考虑密封条泡状管的壁厚、宽度两个参数的相互影响,得到了压缩负荷与接触宽度最优的密封条泡状管结构。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原始结构,优化后的密封条在压缩位移为2~6 mm内的压缩负荷降低了20.22%~41.63%,接触宽度增加了27.03%~95.24%,在节约密封条成本、保证密封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改善了车门关门力,提升了关门平顺性。

    2019年04期 No.52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3K]
    [下载次数:318 ] |[引用频次:8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