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心睿;王润民;凡海金;赵祥模;袁绍欣;
在由智能网联汽车(CAV)与网联人工驾驶汽车(CHV)组成的混合交通环境下,以提升网联信控交叉口的行车效率、降低燃油消耗量为目标,设计了网联信控交叉口场景,在完成车辆运动学、跟驰及油耗建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辆编队的网联车辆协同诱导策略,以平均行驶延误时间和平均燃油消耗量为评价指标,基于SUMO平台完成仿真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稀疏、欠饱和及过饱和交通流量条件下,随CAV渗透率的提升,通行效率和燃油经济性不断提高;在CAV渗透率低于60%时,CHV驾驶员服从度对协同行车诱导策略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2021年10期 No.55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2K] [下载次数:562 ] |[引用频次:3 ] - 刘明春;付皓;黄菊花;史鸿枫;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的弯道转向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驾驶员操纵数据分析和学习的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人-车-路软硬件综合模拟驾驶平台,采集了多位驾驶员在不同弯道上的转向操纵数据及车辆状态数据;然后,采用离散分析和拟合分析进行数据分析,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建立转向行为评价体系进行数据评价与筛选;最后,将筛选后的驾驶员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进行神经网络训练,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弯道转向控制器。仿真和实车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很好地模拟熟练驾驶员在弯道上的转向行为,并能够保证车辆在弯道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021年10期 No.553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7K] [下载次数:334 ] |[引用频次:1 ] - 王建锋;张照震;李平;
为了实现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的精确估计,建立锂离子电池的二阶等效模型,提出基于加权自适应递推最小二乘法与扩展卡尔曼滤波(ARWEKF)的锂离子电池SOC估计方法。通过静态和动态工况下的仿真和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RWEKF算法的估计精度高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和基于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FFRLS),其模拟仿真的最大绝对误差为1.36%,均方根误差为0.42%,静态工况试验下的AE为0.67%,RMSE为0.21%,动态工况试验下的AE为1.86%,RMSE为0.56%。
2021年10期 No.553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3K] [下载次数:509 ] |[引用频次:7 ] <正>自1963年《汽车文摘》创刊以来,她一直为读者提供单一的文献检索。在知识和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她将华丽转型。《汽车文摘》是读者的眼睛和大脑,为读者提供综合技术信息,提供专业领域技术信息总结,整合碎片技术信息,为汽车技术创新提供支撑,据此也希望为我国汽车工业做大做强贡献一份力量。《汽车文摘》的愿景就是要成为中国汽车创新技术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平台。我们始终秉承"览全球汽车技术文献,
2021年10期 No.553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10 ] |[引用频次:0 ] - 王浩;郑燕萍;虞杨;
为提高行驶中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OC)估算精度,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选遗忘因子最小二乘(PSO-FFRLS)在线辨识模型的电池SOC估算方法。首先建立电池二阶等效电路模型,然后运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实时为遗忘因子递推最小二乘法(FFRLS)优选最佳遗忘因子,最后,在动态工况下,对比了常用定遗忘因子最小二乘和PSO-FFRLS的在线辨识端电压误差,并分别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联合,对比2种方法的估算效果。结果表明,PSO-FFRLS的端电压在线辨识结果能更好地跟随实测电压且误差极小,其与EKF的联合算法对SOC的估算精度也更高。
2021年10期 No.553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下载次数:561 ] |[引用频次:0 ] <正>《汽车技术》杂志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前瞻与应用技术类月刊,为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入选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
2021年10期 No.553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3K] [下载次数:29 ] |[引用频次:0 ] - 徐东辉;徐新爱;刘海峰;郑萍;
针对用单一方法难以准确预测锂离子电池剩余使用寿命(RUL)的问题,提出了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对电池系统进行混沌判断,得到与实际容量相关性高的间接参数,利用重构后的数据对Elman网络及非线性自回归(NARX)网络进行训练和预测,得到表征电池性能退化的特征量;然后,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非线性组合,获得RUL的预测值。试验结果表明:非线性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优于Elman和NARX,具有更强的非线性预测能力。
2021年10期 No.553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1 ] - 金标;邹武元;刘方方;安治文;徐志强;
为揭示锂电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的热响应和电行为特征,对单体磷酸铁锂电池及其并联连接电池模组进行针刺试验,观测被刺电池端电压、表面温度、反充电流的变化规律和试验特征,并利用电池单个电极针刺内短路模型以及等效内外短路电路模型解释电池内外短路电阻、端电压和反充电流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被刺电池端电压出现突降-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受随机性接触界面、高温等因素影响的内短路阻值的突降和升高;若电池正极柱处温度急剧升高,反充电流瞬间达到峰值,则表明电池发生外短路;电池是否出现热失控取决于电池内短路阻值和反充电流。
2021年10期 No.553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3K] [下载次数:546 ] |[引用频次:3 ] - 张天强;宋芳;
针对电动汽车绝缘电阻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对电动汽车整车、子系统、部件的绝缘电阻定义与测试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到目前通用的系统绝缘电阻计算方法误差较大的原因,并提出了新的正负极独立计算的绝缘电阻计算方法,该方法与测试原理相对应,在通用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正、负极绝缘电阻的单独计算,适用于电动汽车中有电源系统、无电源系统的计算及有电源系统与无电源系统的混合计算,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误差远低于通用计算方法。
2021年10期 No.553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2K] [下载次数:291 ] |[引用频次:3 ] - 吕超;陈自凯;左文杰;
为了缩短车身结构设计周期,提高薄壁梁骨架模型的建模效率和求解精度,提出了含柔性接头的车身薄壁梁骨架结构概念设计方法。首先,通过详细有限元模型求解接头各分支不同方向的弯曲刚度;然后,将刚度特性赋给弹簧单元模拟梁单元连接位置的柔度;最后,开发相应的建模与分析软件。通过比较详细模型与梁骨架模型的弯扭刚度和自由模态,验证了含有柔性接头的梁骨架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的应用可提高车身结构的正向设计效率。
2021年10期 No.553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99 ] |[引用频次:0 ] - 刘学龙;袁海东;李景;
为对车辆在侧风条件下的动态响应特性进行研究,首先依据ISO 12021进行车辆侧风条件下的动态响应试验,研究车辆在道路试验场侧风条件下侧向位移、偏航角等车辆侧风动态响应指标的变化规律,然后对车辆流场和所受气动力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气动力的关键因素,并采用双向耦合方法进行侧风响应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最后,分析气动力对车辆侧风响应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在气动分力中,侧向力是影响车辆侧风动态响应的关键因素,通过优化外形减小车辆所受侧向力可提高车辆的抗侧风性能。
2021年10期 No.553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205 ] |[引用频次:0 ] - 莫易敏;罗旭;刘青春;吕俊成;张偶;
为通过降低润滑油黏度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通过配制3款低黏度润滑油,利用发动机台架试验和整车燃油消耗试验对比了测试油0W20和参比油5W30对发动机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黏度润滑油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在试验车辆上的节油效果最高达1.28%;添加钼元素可以减少低黏化带来的抗磨性变差的问题。
2021年10期 No.553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下载次数:268 ] |[引用频次: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