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2Q型汽油机的改进

    朱巽;张延顺;崔宝诚;杨善义;

    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492Q型汽油机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详细介绍了492Q型汽油机的各项改进措施,这些措施是:提高压缩比、合理选择凸轮挺杆摩擦副、改进气门摇臂及推杆结构等,使整机性能有很大提高。

    1983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9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 采用组合钢片油环降低发动机润滑油消耗的研究与试验(上)

    冯钊;

    本文介绍在不改变原机结构的条件下装用组合钢片油环代替原来的整体铸铁油环的研究成果。经台架及道路试验表明,发动机润滑油消耗可由原来的1.5~2.0%降至0.5%,3000公里满载行驶试验,润滑油消耗可降至0.3%。

    1983年01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 偏置销座活塞的止点和行程

    王海涵;

    <正> 为了减轻在上止点活塞换向时对气缸的“拍击”,某些高速发动机将活塞销座向承受膨胀侧压力的一面偏移一个距离e。这样可以在上止点前提早换向,尤其是当压缩行程终了时,换向时刻可以预先“爆发”,改善了发动机的工作平顺性。

    1983年01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 化油器量孔流量的测定

    沈俊杰;

    <正> 液体流量的测量一般用定容积法或定质量法。定容积法是使被测液体不断充满一定容积V的容器,由记录器记录充满容器所需的时间T,则被测液体的体积流量为Q=V/T。定质量法是使被测液体不断充入天平的称盘内,由记录器记录充入一定质量M所需的时

    1983年01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下载次数:20 ] |[引用频次:0 ]
  • 取消前桥差速器 提高越野车性能

    赵广银;李新乐;

    本文介绍了前轮自动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以及无差速器的前桥结构。对无差速器前桥和有差速器前桥在各种行驶状态下进行对比分析,论证了以前轮自动离合器取代前桥差速器可提高越野车的性能。

    1983年01期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89 ] |[引用频次:0 ]
  • 对我国大客车车身损坏现象的研究(上)

    黄天泽;

    本文在对大客车车身静态和动态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简便而且实用的计算方法,作为大客车车身骨架的设计规范。同时以解放CA10B型汽车底盘改装的大客车为例进行验算(结果相符),并对验算结果进行分析。

    1983年01期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3 ]
  • 发机动曲轴的动平衡

    周千宁;

    <正> 一、整体式曲轴的动不平衡校正整体式曲轴有带平衡块和不带平衡块两种形式,其校正方法分两类:即在专用的曲轴动平衡机上采用五面(120°)坐标或三面(90°)坐标法;或用两面极坐标、两面(120°)坐标法,或逐次趋近法。

    1983年01期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 汽车装饰条的拉模法

    赵培南;

    <正> 汽车车身除了安全可靠地容纳客、货,并使其不受风、砂、雨、雪侵袭外,还要式样新颖、美观大方。各种装饰条,若能制作精美,将会给它增添更多的光彩。根据我们的经验,采用拉模法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较好手段。

    1983年01期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55 ] |[引用频次:0 ]
  • 硅酸铝耐火纤维在热处理设备上的应用

    范炎焰;

    <正> 硅酸铝耐火纤维,又称陶瓷纤维。它的热传导率、热膨胀系数、热损失及热存储均低于普通耐火材料,重量仅为它的1/10~1/40;能耐1000℃~2500℃的高温;抗震、吸音、电绝缘性和化学稳定性良好,因而获得了广泛地应用。我们用这种材料对热处理电阻炉进行了下

    1983年01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 解放牌CA—10B型载重汽车齿轮渗碳淬火变形问题(上)

    李继奎;

    对解放牌CA—10B型载重汽车齿轮的渗碳淬火变形进行了研究。解放牌汽车齿轮分为三个类型:有齿轮的轴,中小盘形齿轮,复杂的伞齿轮及大型的螺旋圆柱齿轮。齿轮经渗碳淬火后,影响齿轮传动精度的主要参数度量中心距及公法线长度明显增大。在得出影响齿轮接触精度的轮齿齿形、齿向及螺旋角变化规律后,可在机械加工时,预先修正刀具齿形尺寸,使热处理后获得较为理想的渐开线齿形。文中还讨论了改善齿轮本体变形的一些方法,及提出了稳定渗碳淬火变形量及减小变形的主要途径。

    1983年01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8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 发动机气阀弹簧的设计、材料与制造

    陶国贤;

    本文以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气阀弹簧为例,探讨了气阀弹簧的设计、材料与制造问题。以制造工艺为重点,总结了气阀弹簧攻关的技术成果,并结合国外的一些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

    1983年01期 39-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71 ] |[引用频次:0 ]
  • 车用汽油清洁状况的调查分析

    张兴礼;赵天民;霍玉荣;

    <正> 汽车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吸入大量的空气和汽油。而这些被吸入的空气和汽油中的杂质,是引起气缸和活塞组零件磨损的主要原因。目前,多数使用单位对空气的滤清还比较重视,能够定期保养空气滤清器;但对汽油的过滤却重视得不够。当陶瓷滤芯堵塞时,就将其扔掉,使汽油滤清器在无滤芯的状态下工作,而整个滤清器只不过起一种沉淀杯的作用。

    1983年01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 关于用燃料经济性考核大修质量的探讨

    张平;

    <正> 我公司在大修CA—10B型汽车时,努力贯彻交通部颁JT3101—81《汽车修理技术标准》。根据现有的工艺条件,严格控制与压缩比有关的公差和主要运动件的尺寸公差以及位置公差。同时,也注意一些基础件的整形。表1示出我公司抽查经大修的发动机实际达到的技术性能。

    1983年01期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东凤牌EQ140型汽车后桥圆锥齿轮的早期磨损

    华道生;

    <正> 东风EQ140型汽车后桥主减速器采用的是单级双曲线圆锥齿轮。齿轮工作时,两齿面相接触承受交变接触应力,齿根则受交变弯曲应力。另外,由于汽车停车及存有齿间间隙等原因,齿轮还承受一定的冲击性载荷。为此,通常对于该齿轮的质量要求应具有高的接触疲劳强度和抗弯强度,齿面

    1983年01期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 浅谈冬季驾驶汽车的几个问题

    李春城;

    <正> 在冬季寒冷时节,如何正确驾驶汽车是驾驶员关心的一个问题,尤其是驾驶员队伍的不断扩大,这批新驾驶员迫切需要掌握冬季驾驶技术。如果他们不掌握在冬季条件下驾驶汽车的有关技术,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三北”地区的各项运输任务,甚至出现交通事故,造成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巨大损失。因此,作为一个驾驶员,必须很好地掌握冬季驾驶汽车的最基本方法。

    1983年01期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2 ] |[引用频次:0 ]
  • DPAM分配泵故障分析

    王国兴;

    <正> 用在DAC(俗称“达克”)6135卡车发动机上的DPAM分配泵属英国CAV公司DPA分配泵系列,该泵具有体积小、重量轻(6.5公斤)、结构简单、配套性能优良等优点。但对使用操作技术、燃油清洁度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故障情况明显比柱塞泵增多,其使用寿命有时也不令人满意。现将我厂1981~1982年所修该型号分配泵的故障情况如表1。

    1983年01期 58+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JB2957—81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的制定与实施(上)

    刘国章;包志超;

    <正> 一、《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标准的制定转向器总成是汽车主要总成之一,它的性能好坏除了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外,还对转向轻便性、灵敏性,汽车操纵稳定性,直线行驶稳定性和机动能力等有直接影响。在汽车运输平均技术速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转向器总成性能所涉及到的这些方面,其意义无疑是愈见重要了。可能由于各国转向器生产技术垄断在少数厂家手里,以及总成产品结构型式的繁杂,所以迄今还没有见到国外颁布的转向器总成生产和验收的统一的技术标准。

    1983年01期 59-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 开掘寓于制造技术(管理技术)之中的利润源泉

    陈金荣;

    <正> 产品的生产有两种技术,一是生产技术,一是制造技术。生产技术是指制造产品必须运用的加工方法(工艺),也称为固有技术;制造技术是指在制造产品的过程中最有效地运用生产的四因素,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方法,也称为管理技术。目前人们对制造技术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单纯地认为画图纸、搞设计、定工艺是

    1983年01期 62-6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3 ] |[引用频次:0 ]
  • 汽车前、后轮毂轴承与轴颈的理想间隙应是多少?

    钟天飞;

    <正> 答:国内、外根据多年生产与使用的经验,凡大量生产的车型,前、后轮毂轴承与孔一般采用ISO(国际标准化组织)P7静配合。与轴的配合,要求可以用手力装入,装入后可以轻微转动,但间隙甚小,不得有明显感觉得到的松动。具体选用时,有的用GB159—59第二种动配合(d_b)。但这种配合,少数件的间隙有可能为负值。有的采用GB158—59第三种动配合(d_c)。但这种配合,少数件的间隙有可能过大。因此,有一些生产厂采用介于第二,第三种动配合之间的配合,可以兼顾到既保证了最小间隙又不至于过大。大量生

    1983年01期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61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