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动机热冲击自动化试验台的安装与调试

    姜利生;

    <正> 《汽车技术》杂志1982年第6期,发表了“发动机热冲击自动化试验台”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叙述了试验台的特点、工作原理、功能及实际运行情况的分析等。本文是在改进后写成的,主要叙述试验台的改进、试验台在安装和调试中的一些技术问题。

    1983年02期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 采用组合钢片油环降低发动机润滑油消耗的研究与实验(下)

    王拱辰;刘秀娟;马贵文;

    <正> 二、道路试验我们用20辆解放牌CA10B型汽车,其发动机均装武汉汽车配件厂生产的组合钢片油环,在北京、襄樊及海南岛的汽车运输公司进行了百万公里长期道路试验。每台试验车行驶五万公里,按每行驶25000公里拆检发动机,为了便于叙述,我们称之谓前25000公里和后25000公里。

    1983年02期 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2 ]
  • 关于车辆液力减振器设计的几个基本问题

    俞德孚;郭士义;李文斌;魏民;

    本文是北京工业学院和北京市汽车减震器厂联合研制S30-19A_2减振器的基本技术总结。文章用常规设计的观点分析了车辆液力减振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并就减振器内特性和外特性的关系、减振器开阀点的合理设计、减振器阻力热衰减率的控制等几个有关车辆液力减振器设计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它的基本观点已反映在S30-19A_2减振器的设计中,并通过样品试验和技术鉴定获得了初步验证。

    1983年02期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0K]
    [下载次数:321 ] |[引用频次:12 ]
  • 对我国大客车车身损坏现象的研究(下)

    黄天泽;

    <正> 2.门支柱的最小惯性矩因为车门是大开口,除了门支柱的强度外,还必须保证其有必要的刚度(一般要求门支柱上沿的变形量δ不得大于4mm),于是有

    1983年02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6 ] |[引用频次:0 ]
  • 双控制臂扭杆悬架刚度的解析计算

    王良曦;

    本文通过对双控制臀扭杆悬架刚度的解析分析,推导出其扭杆扭转刚度和悬架刚度的计算公式,介绍了扭杆直径和长度的设计计算方法。

    1983年02期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K]
    [下载次数:130 ] |[引用频次:2 ]
  • 曲轴圆角滚压工具的探讨

    李纯林;

    <正> 我厂大批量生产的490曲轴采用滚压圆角工艺以来,作了大量的试验,现就滚压轮的结构及有关工艺问题,作一粗略介绍。一特点滚压工具对滚压质量,无论是外观质量(圆角形位精度、滚压带宽度、表面光洁度、滚压凸缘、滚压变形)还是内在质量(滚压层深度、残余压应力及其分布),均起着重要作用。目前所采用的不外乎有两种:

    1983年02期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2 ]
  • 解放牌CA-10B型载重汽车齿轮渗碳淬火变形问题(下)

    李继奎;

    <正> 三、稳定齿轮渗碳淬火变形量及减小变形的主要途径由以上看出,齿轮渗碳淬火时,稳定与减小其变形量是具有相当重要意义的。不论是度量中心距、公法线长度还是齿形、齿向、螺旋角的预先修正都是以稳定渗碳淬火后的变形量为前提的。采用压淬减小复杂的伞齿轮及大型的圆柱齿轮变形的问题已如前述。这里,我们仅通过齿轮孔径及花键键槽宽度在热处理后变化的研究,提出稳定与减小齿轮渗碳淬火变形的主要途径。

    1983年02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49 ] |[引用频次:0 ]
  • 消除转向节主销淬火裂纹的试验

    林信智;

    <正> 转向节主销是汽车上重要的零件之一,它的质量关系着汽车行驶的安全。我厂生产的解放牌载重汽车转向节主销是用45~#钢制造的,采用中频淬火工艺,零件表面淬火区的硬度为HRC58—63,硬化层为2~4mm,零件简图见图1。主销采用中频淬火工艺后的生产过程中(原来为18CrMnTi钢采用渗碳工艺),曾出现严重的淬火裂纹。裂纹在零件的整个淬火表面上沿圆周方向有规律地分布。裂纹长度为3~5mm,深度为0.2~0.4mm。裂纹的分布形式见图2。

    1983年02期 38-4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37 ] |[引用频次:0 ]
  • 密封胶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窦安平;

    <正> 近几年来,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国内不少单位研制并生产了一系列适用于防止机械设备接合面漏油、漏水、漏气的密封胶和粘合剂。这些密封胶和粘合剂比普通的自漆麻丝、耐油石棉橡胶板、弹性纸的密封可靠,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是发动机制造、维修保养工作中的良好密封材料。

    1983年02期 41-4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 汽车钢板弹簧脱碳层的简易测定

    何祖芳;

    <正> 众所周知,钢板弹簧的脱碳层,将影响它的疲劳强度。脱碳层的深浅不一,影响也有所不同。按国家标准规定,汽车钢板弹簧热处理后的脱碳层,每边不得超过其板厚的3%。在生产中脱碳层深度的测定,已成为重要检验项目之一。检查脱碳层深度的常规方法,是金相法。但这种方法须破坏产品,而且也比较麻烦,在现场应用中有局限性。用本文介绍的洛氏硬度法测定汽车板簧的脱碳层,不用剖切产品,迅速方便,且可同时得到三个参数:表面硬度(即脱碳层的硬度)、脱碳层深度和脱碳层下面的硬度。根据这三个参数,在实际生产中,还可判断淬火、回火后的工件硬度低的原因,是由于脱碳还是由于工艺操作中的温度不够(或保温时间不足)造成的。现将这种方法介绍于下。

    1983年02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59 ] |[引用频次:1 ]
  • SH760A型上海牌轿车节油工作概况

    沈可诗;

    <正> 国务院1981年58号文(第3号指令)明确规定小客车设计油耗百公里不超过12L。为此,上海拖拉机汽车公司于1981年6月召开了SH760A上海牌轿车节油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攻关组要在1982年底前使城市使用油耗从实际使用约13—13.5L/100km降低到12L/100km以下。在1981年底按着各节油项目要求进行了总装车,并做了节油综合效果道路试验验证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节油效果。上海牌小轿车680Q型发动机台架外特性试验结果以及综合道路实验结果分别列于表1和表2。

    1983年02期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下载次数:21 ] |[引用频次:1 ]
  • 各形位偏差所引起的活塞在气缸中的偏斜特征

    鲁执辰;

    <正> 一、活塞在气缸中的偏斜情况概述在装配活塞连杆组时,常可以看到活塞在气缸孔内的位置是不正的,即所谓“偏缸”现象。活塞在气缸中的偏斜,将严重影响气缸的磨损,并使气缸的密封性变坏,使活塞与活塞环的润滑条件恶化。造成活塞在气缸中偏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仔细查明,恰当修理。检查活塞在气缸中的偏斜,通常是将活塞(不装活塞环)与连杆按各缸记号分别装入气缸,并按规定扭矩扭紧各道连杆螺栓。检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气缸上平面为基准,用

    1983年02期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0 ]
  • 《JB2957-81汽车转向器总成技术条件》的制定与实施(下)

    刘国章;包志超;

    <正> 4.扭转刚度转向器是转向系统的最软环,节,它的刚度严重地影响汽车的直线行驶稳定性和操纵稳定性,同时也与路感效应和反冲特性有密切关系。尤其对高速车辆来说,转向器的扭转刚度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它是国外近年来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有的生产厂发展了高刚性转向器,以供客户选用。美国、日本、西德等国对转向器刚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在我国,

    1983年02期 58-5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52 ] |[引用频次:1 ]
  • 重点管理法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王汉兴;

    <正> 我们在生产管理中,对零件采用重点管理法(又叫“A、B、C分类法”)后,无论是生产管理水平、工作效率或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提高。本文就分类标志、管理步骤和具体效果三个方面介绍我们在应用中的重点管理法。 (一) 确定标志,合理分类以什么标志进行分类,这是推行重点管理法的前提。如果从生产零件的静态状况出发,则最能反映零件本身特征的莫过于单位成本了。我们把占金额比重较大的零件称为A类零件,占金额较小的零件称为C类,占金额比重介于二者之间的叫B类。对每种零件进行的单位成本统计、分析说明,A类零件占全部零件件数的10%左右,占整车成本60~70%;C类零件占

    1983年02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 东风系列T型客车底盘将成批生产

    金志铨;

    <正> 由第二汽车制造厂与杭州汽车制造厂联合设计的东风系列T型客车底盘,首批己试制成功,现正由各客车制造厂试制车身,开将投入整车道路试验。 T型客车底盘是在总结S系列客车底盘的基础上,并针对以往利用载货汽车底盘改装客车时前轴严重超载、制动性能差和转向沉重等问题而设计的新产品。T型客车底盘又分两种:(1)供制造长途客车用的有车架结构的T型底盘;(2)供改装城市公共汽车用的TX型。后者只提供总成,车架由客车厂自型制造,后桥为双级减速,速比有6.84、7.51和8.27三种。

    1983年02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