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牌CA6102型发动机的结构(上)

    徐崇正

    本文介绍了解放牌CA6102型发动机的结构参数、总布置特点和气缸体、气缸盖的结构特点。

    1987年04期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133 ] |[引用频次:0 ]
  • 具有爆震推迟的点火系统

    俞庆严

    本文提出一种只需在传统点火系中增加一只爆震传感器和简单的控制电路便可构成爆震推迟的点火系统。采用此系统后,在压缩比不变的情况下,可燃用低辛烷值汽油。如果适当提高压缩比,则有明显的节油效果。文中介绍了系统的工作原理、特性及试验结果。

    1987年04期 7-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 转向梯形驱动杆件的设计

    高东升

    本文介绍一种简便的转向梯形驱动杆件设计方法,并以CA141等车型为例进行了计算。

    1987年04期 15-1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06 ] |[引用频次:1 ]
  • 解放牌CA141型汽车传动轴

    王秀芬

    本文介绍了解放牌CA141型载货汽车传动轴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与CA15型汽车传动轴的互换情况。

    1987年04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10 ] |[引用频次:0 ]
  • QY-DF2型汽车电子防抱制动装置的构造和原理

    皇甫鉴

    本文介绍了QY—DF2汽车电子防抱制动装置的结构和电路工作原理。

    1987年04期 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4 ]
  • 在研制过程中发动机的台架强化试验

    殷明

    在发动机研制过程中,必须用发动机台架强化试验来模拟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苛刻条件,考核它的可靠性和耐用程度。文中介绍了台架强化试验的强化参数和国内外某些零部件及整机综合台架强化试验规范,强调了应根据各制造厂家的情况和不同用途的发动机制订正确的试验规范和方法。

    1987年04期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 发动机台架试验微机自动检测系统

    俞逸敏

    本文介绍了发动机台架试验微机自动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使整个试验过程中数据采集、处理、监视、报警、打印试验报表和特性曲线等全部自动化。文中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1987年04期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8 ] |[引用频次:1 ]
  • 汽车发动机非调质钢曲轴的研究

    权仁泽,高振久,曹正,杜福来

    本文介绍了用45V非调质钢制造发动机曲轴的试验研究。锻造加热温度、终锻温度和冷却速度是影响非调质钢性能的重要因素。锻后空冷析出强化的45V钢的疲劳强度与45钢基本相同。45V钢曲轴变形较小,可以取消锻后冷校直工序。45V钢曲轴的切削略优于45钢。45V钢的韧性和塑性低于45钢,应对45V钢曲轴低温使用性能进一步考核。

    1987年04期 38-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74 ] |[引用频次:0 ]
  • 非调质钢及其切削性能的研究

    李春华

    非调质结构钢是现代材料技术发展的新成果。采用这种钢可以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非调质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切削性能。

    1987年04期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8k]
    [下载次数:35 ] |[引用频次:0 ]
  • 轮辐新工艺探讨

    张建新

    <正> 130型汽车的5.50F-16钢圈由轮辋及轮辐组成(图1)。钢圈外径的同轴度t等于2.1mm为合格品,等于1.8mm为一等品,等于1.5mm为优等品。生产工艺的要求是:轮辋圆度允差0.5mm,轮辐外径对中心线的同轴度允差1mm。在装配轮辋和轮辐时,如果轮辋圆度等

    1987年04期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 CA6102型发动机的使用与调整

    徐崇正

    <正> 一、曲柄连杆机构在使用与调整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装配正确性。活塞销孔中心线向承压方向偏1mm,即从发动机前面看,活塞销中心线偏左。装配时应按活塞顶部和内腔销座处“向前”的

    1987年04期 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4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0 ]
  • 汽车技术状况的预测和控制(上)

    戴冠军

    <正> 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是其组成零部件发生磨损、变形、疲劳或腐蚀,使配合特性发生变化的结果。因此,如能掌握变化规律,就能有效地预测或控制。由于磨损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给理论计算和预测带来了很大困难。目前采用的方法,多数是根据磨损特性和稳定磨损阶

    1987年04期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30 ] |[引用频次: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