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震;哈迪;张威威;马小建;
本文通过对比了传统12V起停系统和48V微混系统的特点,分析了48V微混系统的油耗控制策略。为评估了48V微混系统各控制策略对油耗的影响,在某搭载1L增压汽油机的样车上,基于NEDC工况循环进行了48V微混系统试验验证。结果表明,48V微混系统比传统12V起停系统降低了10.1%的油耗,试验油耗平均值为4.868 L/100 km,满足了第四阶段油耗目标。
2017年02期 No.497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7K] [下载次数:573 ] |[引用频次:36 ] - 王树坤;黄妙华;刘安康;
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估计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核心技术之一。利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进行锂离子电池剩余容量的估计,其参数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支持向量回归的性能。提出利用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对支持向量机进行参数寻优,进行锂电池剩余容量估计分析及优化参数分析;并与基于网格搜索法(Grid Search,GS)的支持向量机和标准支持向量机估计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GASVR和PSO-SVR均能进行高精度的锂电池剩余容量估计,尤以遗传算法优化性能最佳。
2017年02期 No.497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348 ] |[引用频次:8 ] - 孙瀚文;王鹏;欧阳;
为了解决混合动力汽车在不同驾驶工况及驾驶意图条件下油耗存在较大区别的问题,通过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的EV/HEV模式切换策略,分析SOC单阈值控制的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根据驾驶工况、驾驶意图对SOC进行动态控制,合理选择EV/HEV模式切换点的方法。运用该方法,在分段层面通过驾驶工况识别,在实时层面通过驾驶意图识别,实现了发动机起停及工作点的优化,提高了电能利用效率,试验结果表明,实现了11.14%的节油效果。
2017年02期 No.497 10-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9K] [下载次数:367 ] |[引用频次:16 ] - 李帅;李毅;马立元;
针对电动汽车进行实车道路测试特别是可靠性测试所需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纯电动汽车整车道路模拟试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整车实施道路载荷数据采集并进行数据编辑、分析和处理,经过数据迭代后在室内道路模拟试验台上进行强化试验。利用该方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电动汽车的可靠性测试,极大地缩短了产品验证周期,同时避免了因天气及人力、场地因素对试验进度的影响,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分析反馈、跟踪解决。
2017年02期 No.497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5K] [下载次数:402 ] |[引用频次:10 ] - 程子洋;喜冠南;朱建新;储爱华;
为解决混合动力汽车行驶过程中车内噪声问题,针对其镍氢动力电池冷却系统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策略。根据对电池冷却系统控制因素的分析,设计了冷却系统控制策略。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以将车内噪声声压级降低1~3 d B(A),且能保证电池组工作在合适的温度区间。
2017年02期 No.497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9K] [下载次数:299 ] |[引用频次:4 ] <正>《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长春汽车材料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制造类月刊,依托中国最大的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雄厚的技术资源,是全面报道汽车先进制造工艺与材料应用的专业性杂志。《汽车工艺与材料》杂志始终致力于汽车制造新技术的开发(如汽车制造领域中的四大工艺)、新材料的研究应用、加工技术、生产装备、检测技术、数字化模拟技术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报道。努力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中各门类的决策者及研
2017年02期 No.497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3K] [下载次数:41 ] |[引用频次:0 ] - 潘朋;杨正军;温溢;
为提高轻型车颗粒物质量测试精度,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称重环境、滤纸预处理时间、背景颗粒物质量和空气浮力等因素对颗粒物质量测量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称重室内相对湿度越靠近45%,颗粒物质量测量的偏差越小,结果越稳定;在6~10 h的预处理时间段对滤纸进行称量,既能节约时间成本,又能保证测量精度;适当增加日常背景颗粒物测量频率,并绘制背景颗粒物质量变化图,能及时修正背景颗粒物的影响;空气浮力对颗粒物质量的影响主要是由大气压力的波动造成的,应及时对试验前、后滤纸质量进行浮力修正。
2017年02期 No.497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下载次数:85 ] |[引用频次:1 ] - 熊兴旺;高鑫磊;于津涛;高俊华;
利用增压柴油机外特性试验数据,将用于计算增压燃气发动机进气流量的经验公式系数进行重新标定,建立增压柴油机进气流量估算模型。通过ESC和ETC试验分别进行增压柴油机稳态工况与动态工况模型预测流量与实测流量的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稳态工况时,模型中两拟合公式结合使用,相对误差在(-10%,+10%)范围内;瞬态工况时,模型预测流量相对于试验流量的跟随性都较好,在瞬态小流量工况时选用一次拟合关系式计算效果更好。
2017年02期 No.49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89 ] |[引用频次:3 ] - 司小云;何缨;马文伦;郭万富;张占峰;
以某越野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可靠性试验中出现的制动器摩擦片异常磨损问题,通过采集试验场制动过程数据建立制动载荷谱,确定故障原因为制动阀结构不合理导致前、后轮制动气压产生压差。在此基础上通过改进制动阀下腔活塞结构,开发了新型零压差制动阀。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异常磨损现象得到良好改善。
2017年02期 No.497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 ] - 刘功文;吴海波;周江彬;陈蒨;王毅刚;
针对某轿车气动噪声偏大的问题,基于格子波尔兹曼和统计能量分析法展开车内噪声计算。将分析结果与风洞试验进行对比,并依托准确的数值模型为基础,针对性地展开了造型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在主、客观评价体系中都能较好地符合实际噪声,对后视镜等外表面特征的优化可有效减小前侧窗表面的气压及声压脉动,削弱中高频的影响。该方法为整车风噪在产品前期开发阶段的概念设计及优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依据,可有效减少开发周期。
2017年02期 No.497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下载次数:216 ] |[引用频次:11 ] - 王骞;刘军;张亚军;谢书港;
为实现某纯电动汽车车身结构件的轻量化设计,在保证其电池包挤压及连接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安装电池包前、后侧面碰撞过程传力特点及结构件变形模式的对比,选出对性能影响较大的结构件,采用灵敏度及主效应分析法确定了所选结构件的材料。选取精度较高的近似模型,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进行优化,以厚度为设计变量、车门最大侵入量和质量为优化目标、门槛侵入量等为约束条件,获得了最优轻量化方案。
2017年02期 No.497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934 ] |[引用频次:27 ] - 吴道龙;杨林;金洋;
为提升分布式驱动车辆在转弯过程中的动力性和稳定性,对电子差速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轮毂电机目标转矩的二次分配策略:以两侧车轮垂直载荷比为转矩分配标准的第1次目标转矩分配和以车轮滑动率进行转矩修正的第2次目标转矩分配。经试验验证,该控制策略能够很好地实现电子差速控制,且在电机转矩控制和车辆滑动率控制上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2017年02期 No.497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5K] [下载次数:258 ] |[引用频次:11 ] -
<正>《汽车技术》杂志是长春汽车研究所(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汽车前瞻与应用技术类月刊,一直入选为中文核心期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汽车技术》杂志以报道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设计、研究、试验等方面的前瞻与应用技术为主,并兼有理论研究内容,是中国汽车行业核心学术和知识传播与共享的平台。
2017年02期 No.497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1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0 ] - 王超;陈浩;陈曦;连小珉;
为实现车用双发电机并联均衡发电,对并联发电系统进行端电压控制和电流分配控制。运用基于输出量反馈的电流解耦方法及PID控制方法,对双发电机并联发电控制系统进行系统建模,针对系统的双目标控制要求,实现了电压精准控制和电流快速均衡并研究了解耦后简化的参数整定方法。simulink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解耦控制方法有效。
2017年02期 No.497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139 ] |[引用频次:2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