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低碳化与动力总成技术创新

    李骏;张晓艳;付磊;沈铁军;宫艳峰;杨兴旺;王永军;

    从全球气候变化入手,分析了中国低碳化发展需求,包括碳排放构成、汽车碳排放占比,基于《巴黎协定》中中国政府的CO_2排放量承诺,预测了2025年和2030年汽车油耗限值,据此分析了中国汽车低碳化技术需求,提出了中国汽车低碳化发展技术路线,从国家、社会、汽车行业和汽车企业层面给出了低碳化建议。

    2017年04期 No.49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378 ] |[引用频次:24 ]
  • 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标准要求及应对措施

    智恒阳;文彦东;赵慧超;高巍;

    随着车用驱动电机系统产品研发和生产的不断深入,需要有相应的标准来进行规范和引导。为此,针对车用电机与工业电机在技术上的区别、电机标准体系建设及标准重点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说明了标准在外特性、温升、高压安全、碰撞后安全和振动及噪声等方面的要求,并提出了车用驱动电机的开发关键点及相应的技术解决措施,为电动汽车驱动电机设计提供了依据。

    2017年04期 No.499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597 ] |[引用频次:14 ]
  • 某重型车辆柴油发动机制动系统开发

    邓金金;赵天安;夏增海;董颜;张毅;

    介绍了某重型车辆柴油发动机制动系统的开发过程。搭建该发动机制动系统仿真模型,确定制动凸轮型线;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保证零部件可靠性;使用软件仿真预测发动机制动性能;专项功能试验表明排气门动态气门升程满足要求;制动性能试验表明其满足开发目标要求;制动耐久试验表明其在专用凸轮制动工作过程中满足可靠性需求;整车道路试验表明脚踩制动踏板次数减少75%,比第1代发动机制动系统减少15%。

    2017年04期 No.499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1K]
    [下载次数:151 ] |[引用频次:5 ]
  • 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及部件研究进展

    徐喆轩;张俊红;胡欢;赵永欢;

    通过介绍整车热管理系统的研究方法,得出试验研究、一维及三维模拟研究的区域与作用。热管理的试验研究是模拟研究的基础,一维模拟侧重于部件和系统间的相互相应,三维模拟能对具体的车舱进行流动换热预测和空间布置的优化。针对发动机冷却系统各部件进行介绍,可以看出散热器、水泵、水套等部件的研究是冷却系统整体性能提高的基础,且纳米流体介质、智能控制、沸腾换热等方式分别得到广泛应用。

    2017年04期 No.499 16-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下载次数:803 ] |[引用频次:10 ]
  • 基于整车行驶工况的热管理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马信元;倪计民;石秀勇;夏广范;刘越;

    以某款客车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客车14常用工况点下水泵和风扇的平均功耗作为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经济性评价指标,并结合冷却性能指标和限制性指标,建立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此评价体系作为评价指标,运用GT-Drive和GT-Cool软件,以仿真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散热器、水泵和风扇的不同选型方案进行优化匹配。结果表明,系统功耗由2.61 k W降低到1.60 k W,沸腾环境温度值由49℃提升到60℃。

    2017年04期 No.499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408 ] |[引用频次:8 ]
  • 汽车发动机半主动悬置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郑玲;刘巧斌;犹佐龙;庞剑;陈代军;

    在总结和分析研究了国内外近20年在半主动悬置方面的专利、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的基础上,从控制技术和原理上将半主动悬置分为结构参数控制式和性能参数控制式两大类,分别对其结构形式、性能特点以及控制策略进行综述,最后对半主动悬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半主动悬置的结构选型和整车匹配设计提供参考。

    2017年04期 No.499 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9K]
    [下载次数:588 ] |[引用频次:17 ]
  • 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某缸盖热机疲劳分析及设计改进

    石勇;曾小春;骆旭薇;魏涛;李斌;林宇星;温拾平;

    为分析某增压柴油机缸盖排气道侧水套在台架耐久试验中发生多起开裂失效现象的原因,应用FEA-CFD耦合方法对缸盖进行温度场、应力、高周疲劳强度分析。通过仿真找出缸盖结构薄弱区域。温度场计算结果和火力面温度测量结果一致。经过分析,确认开裂区域应力水平过高、安全系数不足是导致缸盖失效的根本原因。对开裂区域结构进行优化,降低其应力水平,提高缸盖的疲劳安全系数,优化后的缸盖通过了试验验证。

    2017年04期 No.49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下载次数:187 ] |[引用频次:2 ]
  • 基于工况的PHEV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研究

    陈慧茹;郭建华;初亮;

    基于智能交通系统(ITS),提出了基于工况的PHEV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ITS获取未来路径的速度特征进行模糊智能控制,基于工况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通过合理分配电池电量来提高PHEV的经济性。利用是imulink和Cruise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对仿真油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工况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策略能够根据行驶工况的特征参数合理分配电池电量,从而提高了PHEV的经济性能。

    2017年04期 No.499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181 ] |[引用频次:7 ]
  • 轻型柴油车SCR催化转化器流场研究与优化

    刘军;陈智;王明远;

    为改善某轻型柴油车SCR催化转化器的流动特性,对其内部排气的流动和温度分布情况进行CFD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载体入口端的流动分布均匀性和整体压力损失对隔板穿孔数的灵敏度随孔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当穿孔面积与进气管截面积之比大于1.2后,催化器有较好的流动特性。使用径向变孔密度载体的方法对后催化剂载体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载体入口端面气流分布情况改善,内部温度分布更平稳,提高了催化剂利用率,延长载体使用寿命。

    2017年04期 No.499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5 ]
  • 某SUV车型进气系统改进设计

    吴超群;刘凌豪;华伟杰;赵伟静;梅望林;

    针对某SUV车型进气背压过大的问题,采用Fluent软件对其进气系统进行建模,通过试验对该模型校准后进行流体力学仿真。同时,将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的边界条件应用在Virtual.Lab中对进气系统的声学性能进行了预测,以系统背压和消声性能为目标对进气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制样和评价,结果表明,进气背压和进气效率显著改善,进气系统的声学性能有所提高。

    2017年04期 No.499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下载次数:186 ] |[引用频次:2 ]
  • 不同金相等级活塞的有限元分析

    刘延栋;刘世英;苏茂蔚;张毅;孙树森;

    活塞材料的微观金相结构对活塞工作性能具有重大影响。通过试验检测不同金相等级活塞的物理及机械性能,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不同活塞的温度场、热应力场、热机耦合场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活塞金相差异对活塞热负荷和热机负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微观金相等级的降低,活塞最高温度、最大热机耦合应力和最大变形量均呈现增大趋势,活塞最大许用应力呈现减小趋势,活塞可靠性呈现下降趋势。

    2017年04期 No.499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5K]
    [下载次数:138 ] |[引用频次:1 ]
  • ARM平台下高精度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吴滨;屠思远;孙晨骜;顾晓峰;

    针对传统方法难以精确诊断柴油机的故障问题,基于嵌入式ARM平台设计了一个高精度的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并以此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训练故障样本,得到一组精确度较高的故障模型参数。在ARM平台上以该模型参数进行运算诊断获得故障类型。结果表明,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克服了基本人工蜂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高了故障诊断结果的精确度。

    2017年04期 No.499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下载次数:95 ] |[引用频次: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