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向降雨环境的激光雷达衰减模型研究

    郭鹏飞;张希;黄永晖;朱旺旺;江琪;

    针对现有激光雷达衰减模型依赖统计生成点云、缺乏噪点解释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降雨环境的激光雷达衰减模型。首先,建立激光雷达发射-接收模型,并根据雨滴尺寸分布模型模拟获得雨滴空间分布数据;其次,耦合散射模型与噪点模型,获得激光传播过程的光强变化,得到点云的仿真图像;最后,采集正常天气和降雨天气下的点云图像,仿真生成不同降雨量下的衰减点云。将衰减模型获得的点云与对应实际降雨天气点云图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各评价指标上明显优于现有模型,有效解释了降雨过程对激光雷达产生的衰减影响。

    2023年01期 No.568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316 ] |[引用频次:1 ]
  • 基于嵌入式平台的车前红外行人检测方法研究

    张良;李鑫;赵晓敏;蒋瑞洋;张国栋;

    针对当前目标检测方法普遍需要高功耗GPU计算平台、易受光照条件影响的问题,提出2种基于嵌入式平台的车前红外行人检测方法:将训练好的YOLOv4-tiny模型使用英伟达开源推理加速库TensorRT进行优化,部署于嵌入式平台;以YOLOv4-tiny模型作为算法的基本架构,结合视觉注意力机制和空间金字塔池化思想,同时增加1个YOLO层,提出YOLOv4-tiny+3L+SPP+CBAM网络模型。将2种方法在FLIR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测试,并在Jetson TX2嵌入式平台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原始网络YOLOv4-tiny,所提出的第1种方法平均准确率降低0.54%,推理速度提升86.43%(帧速率达26.1帧/s);提出的第2种方法平均准确率提升16.21%,推理速度降低22.86%(帧速率达10.8帧/s)。2种方法均可兼顾准确率和实时性,能够满足车前红外行人检测的需要。

    2023年01期 No.568 9-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6K]
    [下载次数:429 ] |[引用频次:4 ]
  • 利用图像超分辨率提升交通标志分类精度研究

    佘宇;徐焕宇;戴昕宇;张福龙;白洋洋;

    为了解决利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交通标志分类时精度低的问题,通过将图像超分辨率网络与分类网络相连接,提出一种超分级联网络结构。首先使用改进的双重注意力机制超分辨率网络作为级联网络的子网络;然后训练图像分类网络,用于对超分辨率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分类;最后利用分类准确率衡量超分辨率重构对图像分类任务的有效性。模拟和真实交通标志数据集验证结果表明,经过超分辨率处理的图像在分类模型中均取得了更高的分类准确率,证明了超分辨率技术对于交通标志图像分类准确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023年01期 No.568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7K]
    [下载次数:242 ] |[引用频次:5 ]
  • 电动汽车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优化设计与铁损分析

    赵南南;许檬;杨延忠;韩常青;陈阁;

    为了提升电动汽车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电磁性能及效率,应用田口法对某额定功率60 k W、额定转速5 000 r/min的电动汽车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各优化变量对电机铁损、平均电磁转矩和转矩脉动的影响程度,得到了最佳优化方案;建立电机的铁损模型,分别用正弦等效法、谐波分量法和有限元法计算了电机的定子铁损;最后,通过对比定子铁损和效率的测量结果与计算结果,验证了电机铁损分析方法的合理性。

    2023年01期 No.568 2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1121 ] |[引用频次:11 ]
  • 电动汽车用扁线电机定子绕组损耗分析与优化设计

    韩常青;赵南南;许檬;杨延忠;陈阁;

    为了提升扁线绕组电动机的效率,建立了绕组损耗的数学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绕组层数与并联支路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根据损耗产生原理提出绕组换位和改进绕组结构的损耗抑制方法,并分析了不同线型对绕组损耗的影响规律。针对电机常用工况,对不同方案的电机性能和效率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可以降低绕组损耗并提高扁线电动机的效率,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

    2023年01期 No.568 29-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7K]
    [下载次数:1146 ] |[引用频次:8 ]
  • 基于模型预测的主动前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偶矩协同控制研究

    李波;李双双;白艳飞;张国党;邵帅;

    为提高中低附着系数路面下车辆的侧向稳定性,构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主动前轮转向(AFS)及直接横摆力偶矩(DYC)协同控制器,其决策层基于MPC获取附加横摆力偶矩,执行层由AFS和DYC控制协同修正前轮转角或施加轮缸制动压力。在双移线(DLC)工况下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路面附着系数为0.25时,车身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分别稳定于-3.5°~3.5°和-16~16 (°)/s内,纵向车速稳定于88 km/h左右;路面附着系数为0.40时,纵向车速、车身侧偏角与横摆角速度等稳定性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综合分析表明,该AFS-DYC协同控制策略可显著改善中低附着系数条件下的操纵稳定性。

    2023年01期 No.568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8K]
    [下载次数:530 ] |[引用频次:6 ]
  • 基于加速度波形分析的轮胎运行特征提取和磨损检测方法

    储昊昀;张峰瑞;张越;张峰;张士文;

    针对智能轮胎的实时磨损监测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轮胎磨损检测方法,使用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集成设备对轮胎进行加速度波形采集,使用凯撒最大化正态方差法对加速度波形特征进行主成分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进行波形特征值提取与筛选,并通过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对筛选后的特征值数据进行训练,实现轮胎磨损值的实时检测。最后基于实车检测数据进行了测试与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较低的算力需求下,将磨损检测的平均误差降低到0.1 mm。

    2023年01期 No.568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0K]
    [下载次数:371 ] |[引用频次:7 ]
  • 不同运行模式及测试循环下重型混合动力汽车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李腾腾;赵健福;高东志;景晓军;吕恒绪;

    以一台重型混合动力自卸车为研究对象,采用底盘测功机和便携式排放测试系统(PEMS)开展了不同运行模式(纯发动机模式和混合动力模式)和不同测试循环(C-WTVC和CHTC)下车辆排放特性试验研究,结合工况特征参数分析了车辆的排放表现。结果表明:相同的测试循环时,试验车辆混合动力模式下NOx排放量较纯发动机模式高,而CO排放量较纯发动机模式低;相同的运行模式时,纯发动机模式下,CHTC工况NOx排放量较C-WTVC工况高,而混合动力模式下,C-WTVC工况NOx排放量较CHTC工况高,纯发动机模式下,CO排放集中于低速小负荷工况,而混合动力模式下,CO排放集中于高速大负荷工况。

    2023年01期 No.568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0K]
    [下载次数:277 ] |[引用频次:4 ]
  • 基于运行数据的公交客车动力系统参数优化

    赖辉平;郑正中;王少杰;侯亮;苏亮;

    为使公交客车在载客量和工况多变的情况下发挥混合动力系统的节能潜力,提出了基于运行数据的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参数优化方法。基于车联网数据,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和粒子群优化(PSO)K均值聚类分析构建了具有代表性的某市公交客车行驶工况;针对公交客车运营中乘客人数随机变化的特点,建立基于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OptLHD)的混合动力客车动力系统参数双层优化模型,内层采用Opt-LHD产生乘客人数,采用发动机最优控制策略将系统响应传递至外层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动力系统参数对不确定因素有更强的适应性,燃油消耗量较优化前平均减少9.97%。

    2023年01期 No.568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8K]
    [下载次数:236 ] |[引用频次:1 ]
  • 下载本期数据